纵深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水和土壤,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成色。
近年来,安溪积极对标先进,始终坚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更省心、更暖心、更舒心、更放心”理念,聚焦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便利安溪”目标,着眼“政务、市场、法治”三个重点领域齐发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补短板、拉长板、固底板,推动全域营商环境工作不断走向纵深,迈向更高层级,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本报记者 郭荣鑫 刘文艳 通讯员 柯锦海/文
安溪县发改局/图
亮点数据
●2022年(下同),安溪新增市场主体4889户,总数122583户,位居全市第五。
●全县新增产业链项目86个,完成投资452.41亿元,18家企业获评省、市级工业龙头企业,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53位、最具投资潜力第11位,获评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新开工重点项目170个,新增签约项目230个,总投资1485.3亿元。
●全县社会用电45.37亿千瓦,工业用电25.49亿千瓦,增长率均位列全市第一。
●全县电商成交282.39亿元,其中“双十一”网络销售14.8亿元,位居全市第五。
●安溪立体大交通“大三环”项目中体量最大的国道G358安溪城厢至官桥段公路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抓城建提品质迈入新阶段。
荣誉榜
●“局长走流程”获评“2021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举措”。
●不动产登记“一证一码”模式,被市委市政府在“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方案中推广。
●省效能快车11期、15期分别刊发《安溪县推行审批服务“三个模式”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加速度”》《安溪县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模式新格局》。
●泉州效能22期刊发《安溪县率先推行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度》。
●县发改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选送的《“123”跑出行政审批“安溪效率”》获评第五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
经验展示
流程再造
审批提速“加速度”
“办理过程是否遇到什么问题?”“审批流程是否麻烦?”一段时间来,安溪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不时会出现一批“特殊人员”,他们或以普通办事人或以陪办人的身份,现场进行政务服务体验。
这些“特殊人员”便是安溪县各个县直部门的“一把手”。自2021年8月份率先在全省创新推出“局长走流程”专项行动以来,他们便不定期以普通群众身份深入窗口一线,通过了解政务事项办理的各项工作细节,亲身“零距离”体验政务服务,以此查找经办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开展“局长走流程”只是安溪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流程再造,实现审批提速的一个缩影。围绕办事“加速度”,安溪县立足市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推出一系列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便民利民举措。
一是审批更简。搭建“智慧服务·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同步推出首批24个“不见面审批”事项,特别是聚焦项目建设“一慢三难”问题,探索推进工建项目审批“集中办公、统一管理”以及“模拟审批”等模式改革,审批时限可缩短1—3个月。
二是办事更快。建设县行政服务中心湖头第二中心,可受理98%以上县级事项,满足安溪北线12个乡镇近40万人口的就近办需求。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和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一批服务事项下放、服务资源下沉,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好办事。设立“办不成事”专窗,特事特办解决各类难办事。
以“局长走流程”“不见面审批服务”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安溪县创新推出审批“一窗通办”、不动产权证立等可取、工程审批“技审分离”等有效机制做法,有效推动审批提速。全类型“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提升至92.55%,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占比98.45%。去年,共计516个事项压缩时限124个工作日,压缩环节26个,删减117个申报材料;推行告知承诺制事项数101个;12个事项通过优化流程实现从“跑多趟”“分别办”到“一趟清”“当场办”,对现有申办事项的“再瘦身”赢回行政审批的“安溪效率”,收获众多经营主体的点赞。
优化服务
守护发展“添温度”
如果说简材料、压时限是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减法”,那么优服务、添动能则是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加法”。
一直以来,安溪县牢牢树立“服务追着群众跑”理念,积极主动、精准深入开展各项为企服务工作。深化开展“政策敲门”行动,探索扶企问需“早餐会”制度,推进惠企政策智能匹配、免申即享,加强政策落实跟踪检查、效用评估,确保政策易兑现、快兑现,让企业轻松便捷享受政策红利。
加大暖企护企力度,已成为茶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结合开展“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安溪县在全面承接、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市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挖掘潜力、能出尽出,优化机制、增进实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在具体工作中,创设推出“一机制一平台一活动”。
一机制,就是健全政企互动机制。由县四套班子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开展入企大调研、大走访活动,面对面了解问题、“零距离”倾听意见,因时因势推出一批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落地率高的惠企措施,精准助力企业发展。
一平台,就是搭建惠企政策直达直享平台。全面梳理形成企业信息、惠企政策、兑现事项“三张清单”,为规上工业企业量身定制“企业预计可享受惠企政策温馨提醒清单”,一对一、个性化精准送政策上门,并在“i安溪”小程序植入“惠企政策查询匹配”模块。去年累计下达各类惠企资金1.3亿元、减税降费7.13亿元,帮助318家(次)企业争取纾困贷7.02亿元。
一活动,就是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活动。针对不同行业面临的不同困难,专题研究、调度,“一事一策”解决共性问题,“一企一策”解决个性问题。继去年年底支持企业稳岗稳产“十五条措施”出台后,今年年初,《安溪县2023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稳开门红”工作方案》出炉,从全力护航工业生产、快速启动“项目奋战年”活动、大力推进消费提质扩容等十方面,以贴心、周到、温情的“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安心、顺心、放心发展。
提质增效
司法护航“有力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为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放手发展,安溪县深化实行“124”司法服务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出台服务民营企业“十个办”,开展司法服务“十百千”系列活动。通过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创新涉房破产审判新模式,成功推动两家大型涉房企实现破产清算重整,助力民营企业“涅槃重生”;依托在产业园区设立“司法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持续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加强法治建设,引导企业提高依法维权和防范风险能力。
为强化问题化解,安溪还激活治理“源动力”,创新推出“诉前鉴定+要素式审判”双向机制,同时搭建执前和解工作中心,开辟茶乡定纷止争“新路径”。对于进一步健全法治营商格局、推动促进诚信社会体系建设、营造法治化茶乡营商环境具有重要司法意义。
秉承司法为民宗旨,安溪集中推出便民利民服务“五项套餐”,打造集“立案、调解、审理、执行、普法、宣传”等于一体的“流动法庭”,将司法服务送到“家门口”;通过流程管控,实现胜诉退费一趟“不用跑”;打造“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诉讼服务格局,将立案调解搬到“指尖上”;以数字化赋能,实现咨询调档阅卷“一键通”;完善信用惩戒修复机制,积极探索创新执行方式,推动民生权益兑现“大提速”,用心用情解决企业、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司法为民落实到茶乡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增强茶乡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营商故事
审批不见面
办事不求人
“现在真的实现了‘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大部分流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网通办’,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泉州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林思略表示,自己在安溪呆了23年,亲眼见证了安溪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
林思略告诉记者:“以前要进行一项工程审批,或者是申请惠企政策等,常常要跑很多窗口,跑很多趟,现在线下有‘一窗综办’,线上有‘一网通办’,很多手续都简化了,需要提供的材料也越来越少,企业办事越来越便捷。”
据了解,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安溪县通过“局长走流程”活动,让部门“一把手”更深刻体会群众办事难的症结堵点,倒逼审批部门对照检查,整改提升;线上搭建“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集掌上申报、政务服务、工程审批、智慧监督等内容于一体,实现一个入口服务全覆盖;推出项目报批免费“帮代办”服务,成立项目报批“帮代办”服务办公室,为县域生产性投资项目提供从政策咨询、项目报批到落地建设,全程免费“妈妈式”服务。
政府提供“妈妈式服务”
“我几十年来目睹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福建最大贫困县到中国百强县第53位,心里十分自豪。”深圳市安溪商会常务副会长吴瑞宗表示,这几年安溪不论是城市建设、交通便利等硬件配套,还是营商环境等软实力建设,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安溪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改善,吴瑞宗主动当起了招商大使,向外地的企业推介家乡。他说,企业来安溪投资,政府提供“双dai办”(代办、带办)、“妈妈式服务”,还有最高960万元的人才奖励,另有引荐奖励和财政贡献奖励。“真诚邀请大家多到安溪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安溪发展的脉搏,共享安溪发展的机遇。”
未来愿景
以硬约束抓软环境
安溪县未来将坚持目标取向、问题导向和结果指向,深度聚焦企业群众办事流程环节、时间长短、成本高低和便利程度,拿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魄力。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投资高地、创业福地、兴业宝地。
做到“办事不求人”,以硬约束抓软环境;“审批不见面”,数字赋能“一网通办”;“办企更便利”,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