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信息快速更迭的当下,新消费需求不断诞生。为更好地把握设计趋势,助力安溪“双铁”产业创新发展,日前,安溪举行中国CMFP(色彩、材质、工艺、图案)设计趋势首发暨“溪创沙龙”活动。
□本报记者王宇静 通讯员李孟远 文/图
重磅分享
全球视野下的趋势发布
本次设计趋势发布暨“溪创沙龙”活动由安溪县家居工艺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中共安溪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溪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联合主办,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中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承办,并得到世界设计组织(WDO)、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CEIDA)、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应用研究所、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指导。活动通过中德工业设计研究院视频号向全球设计爱好者同步直播,现场吸引了来自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代表、安溪产业界设计人才等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据了解,中国CMFP设计趋势大会由中德工业设计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应用研究所、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等专业机构共同打造。趋势大会以“踏浪变现 洞见未来·Future Go!”为主题,从色彩、材料、工艺、图案全方位呈现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契合安溪滕铁产业发展节奏,涵盖经济、商业和产品策略,全面洞察社会未来生活方式对产品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参与者奉献了一场聚焦未来创新设计趋势、揭示未来设计新动向的智慧盛宴。
趋势大会上,主讲人、中德工业设计研究院趋势中心主任王凤茹指出,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后,人们更关注自我,热衷为自身情绪价值买单。她认为,品牌和企业在将产品落到实用之外,还需要围绕消费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人们的愉悦感,达到放松疗愈的目的。“疗愈再造、返璞归真、低欲清净等设计将成未来主要方向。我们通过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流行色彩和图案,并对材质搭配及产品设计的方向提出建议,希望帮助企业能以先行者的眼光,提前布局创造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拓展新的商业赛道与空间。”王凤茹说。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原红点奖评委会主席荣鼐(Ron Nabarro),IF设计奖评委、德国设计大师贺迈(Mathis Heller),“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应用研究所所长鲁晓波,我国台湾地区“工业设计之父”郑源锦,台湾地区创新设计管理协会理事长陆定邦在内的十余位海内外设计专家组成的大会“领潮者”,以专业水准、权威视角为发布会背书。
协作共赢
探寻藤铁创新升级之路
自去年成立以来,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积极探索“为我所用”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与产业对接的超级“连接器”,讲好安溪人才故事。活动当天,该研究院与中德工业设计研究院代表就“设计趋势赋能安溪‘双铁’产业未来提升计划”进行签约合作。未来双方将开展关键性共性技术和前瞻研究,推广应用工业设计新理念、新工艺,引领产业加速从“工艺”到“创意”的提升。研究院还与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签署了安溪“双铁”产业设计人才创新创业培育计划,为安溪“双铁”产业定向培育输送专项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安溪冶铁技艺传承千年,站在通往未来的岔路口,如何让传统技艺更具“存在感”“现代感”?已持续开展了六期的“溪创沙龙”上,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院长段邦毅教授分享了“藤铁工艺的当代艺术设计思考”主题观点。他认为,首先要坚持以“艺术美”为核心,安溪藤铁工艺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了解这些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藤铁工艺设计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二是坚持以“设计”为方法,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合传统元素,呈现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既有传统美学特征,又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将有力表达设计师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理解。第三是坚持以“功能”为范畴解决问题,藤铁工艺设计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可以赋予其更多功能性价值。建议业界多关注尝试藤铁工艺品功能方面的优化整合和拓展,让藤铁工艺获得更大生存空间。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王俊涛就人工智能的创新设计应用将给未来设计圈带来何种挑战,又会诞生哪些新机遇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带来更加个性化、艺术化的设计,让人人都能成为设计师。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产品设计系教授王少珺就设计如何指导企业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一话题进行分享。他认为,设计师要实现文化自觉,要去接受新事物,并将新事物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还需要提升艺术修养。针对如何在藤铁工艺的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高效率打造更高端精美的藤铁工艺产品,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院长段邦毅教授认为,首先要敢于把自己推向设计前沿,其次要深入了解区域文化,真切感受生活空间。
活动现场,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雪松分别为段邦毅、王少珺、王俊涛、王凤茹颁发合作聘书,进一步壮大安溪藤铁工艺产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