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盆景艺术是一门传统艺术,是园林艺术的珍品。用盆景塑造形象,可以反映自然景观、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泉州的盆景艺术创作追求师法自然,技法精湛,继承传统,兼收并蓄,敢于创新,达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本报记者 曾广太 通讯员 庄凯 文/图
小山水大情怀
在清源山脚下有一片喆园,盆景形式多样,排列有序,枝干流畅,疏密有致,刚柔相济,小山水大情怀,令人回味无穷。王柏鸿是这片喆园的主人,他是一位“85后”,因受到父亲的影响,喜欢和痴迷盆景艺术。
一眼望去,这里的盆景古雅质朴,气韵生动,情景相融,耐人寻味。一谈起盆景,王柏鸿的眼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他说,制作一件有创意的盆景作品,要从选材、造型、立意三方面去构思。选材上有两大类,松柏和杂木两种。松柏即是松树、柏树。杂木可以分很多种,朴树、榆树、榕树。福建茶、老鸦柿等下山桩材都是具备泉州地域特点的树种,这类材料耐修剪,适虬扎。造型可以分为临水、悬崖、大树、附石、独木成林等。立意取决于作者的独特理解,观叶、观花、观果、观根,根据个人的想法。“室有山林趣”,人们热爱大自然,将山水请进家门,表达大情怀,这可能也是一种抱朴守拙的初衷。
在泉州,古时的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都热衷于赏玩盆景。时居泉州的朱熹,作诗“晴窗出村碧,倒影媚中川;云气一吞吐,湖江心渺然”,更将掩门自处赏盆景的怡然心境发挥到极致。因此,盆景艺术像一块立体的瑰宝,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仍熠熠生辉。如今,生活在清源山脉下,泉州人与生俱来对莳花弄草有着别样的感受,热衷此道的也大有人在。
在“孤独”中磨炼技巧
盆景与诗、书、画、雕塑、摄影等同属于形象艺术,它源于自然和生活。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它的艺术是带有生物生命周期的,树草花藓都是生长的。一盆有生命力的盆景,对于创作者来说,要有如苦行僧一样的勇气和恒心,用一生精力去陪伴滋养。
作品《春夏之交》《满园青葱》《绿意盎然》都是王柏鸿的得意之作。凝视盆景,聆听树语,与灵魂对话,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更是一种成就感的满足。他认为这是一份全世界最缓慢的体验,一棵树从桩材到成型,往往需要数载风雨的锤炼才能完成,其间要经历失败、经历打击,有的树甚至需要用几代人来传承。制作盆景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与“孤独”相处,因为这种时间周期长、回报率低的艺术投入,很少人能忍受这种“孤独”,并且坚持不懈地磨炼技巧,磨炼心志。
同样喜欢盆景艺术的庄先生认为,在盆景的创作中,作者要注入自己的思想,在尽情发挥个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人与盆景的生命之间传递着无声胜有声的交流,凭借盆景创作产生返璞归真的效果,这是一段人与自然互相成就的旅程。
吸引更多年轻人
正因为时间周期长,从事艺术盆景创作的人不多。王柏鸿认为,这满园的生命里饱含智慧,希望能启迪人生,感悟哲理。“顺物之性,因物自然,不设不施”,这是无声胜有声的生命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与价值。一件好的盆景作品,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边界,不仅具有空间艺术价值,同时具有时间艺术价值,“咫尺千里”“小中见大”。当你在与盆景对视和凝望中,就注定了在表达一种生活的态度。与其说这是享受一种“孤独”,不如说是享受一份“宁静”,这份宁静便是拒绝庸俗、拒绝无趣、向往美好,并在怡情养性的自我修行中收获人生的意义。
在泉州这座与众不同的城市里,处处散发着让人放慢脚步的迷人气质,盆景艺术恰好与这座城市的气质相贴近。业内人士认为,盆景这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一定会在这片沃土里得到滋养与传承,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它、读懂它,使之融入独具当地特色的文艺气息里,散发着“一卷山水,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近它、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