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张良川 文/图)挽面,是一种古老的修容术,只需一根纱线、一块香粉、一根修眉针。这些工具经过挽面嫂的巧手,便可拔掉脸上的汗毛,修出合适的眉形,让脸部更加光洁靓丽。惠安县螺阳镇锦水村许单自然村76岁的蔡素珠老人掌握这门老手艺已有六十余年。
近日,记者在蔡素珠老人家中看到,她正准备为一名女子挽面。只见她从屋里拿出挽面“三件套”,搬来两把椅子和女子面对面坐下。她先把花粉涂在女子的脸部,再用牙齿咬住纱线的一头,用双手将纱线的另一头绕出交叉形状,一张一合,一拉一扯,女子脸上的汗毛瞬间被拔除。随后,她又拿起修眉针为女子修去眉边的杂毛,再把发际、鬓角和颈部等边边角角的汗毛修去。这一整套挽面流程总共花了半个小时。经过她的一番娴熟的操作,该女子的脸部变得光洁如新。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这挽面的待遇。蔡素珠说,只有出嫁后的女子才能挽面。古时的姑娘在出嫁这一天,家人会为她请来挽面嫂为她进行第一次挽面,也称为“开脸”,只有完成这一仪式,才代表她从姑娘变成女人。新娘在经过挽面,梳发髻后,就可穿新衣美美地出嫁。此外,根据当地习俗,已婚女子在孩子满月后也需挽面。家族中有长辈去世,在“头七”当日,参加过葬礼的已婚男性需剃头,已婚女性要挽面,有驱除邪气之意。除了这几个时刻外,有些爱美的已婚女子也会每个月请人挽面一次。
“挽面不会疼,除非功夫不到家。”蔡素珠说,挽面手艺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直到手法娴熟,能掌握巧劲,被挽面的人才不会感觉有疼痛感。蔡素珠的母亲年轻时就是十里八方有名的挽面嫂,她才十几岁时,就经常跟着母亲四处给人挽面,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开始为村里的妇人挽面。因会挽面的人不多,因此挽面嫂也备受村里人的欢迎和尊重。
除了掌握挽面手艺外,蔡素珠在年少时还自学编布纽扣、布料裁剪和手工缝制衣服,当时的妇女都以能自己缝制衣服为傲,做出来的衣服也是独一无二,别具风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76岁的蔡素珠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但由于现在年青一代会挽面手艺的人很少,所以每当村里有喜丧事,她依然坚持为村民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