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诗人,一名党的文艺战士,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蔡其矫以表现主流意识的革命诗人形象出现在中国诗坛上。他的诗歌旅程,以跃身投入革命激流作为起点,矢志不渝地以真诚之心去发现美,无论是历史的、土地的还是心灵的,生命的旅程中,他以诗歌诠释了所有。□本报记者 颜瑛瑛 文/图
人物名片
蔡其矫,籍贯泉州晋江,我国著名诗人,系印尼归侨,早年奔赴延安,投身抗日,经历战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共和国建设,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教研室主任,福建省文联专业作家,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他游历祖国南北,阅尽大江大海,晚年独自行走大地,被人称之为“华侨诗人”“老革命诗人”“海洋诗人”“爱情诗人”“行吟诗人”,一生创作诗歌一千多首。
战斗,
是永远的革命激情
1918年12月11日,蔡其矫出生于晋江,幼年随在南洋从商的父辈旅居印尼。11岁时辗转回国,拟报考厦门集美中学。因船期延误,集美中学拒收,遂插班于鼓浪屿福民小学(后改名笔山小学)就读,翌年回泉州就读于培元中学。1934年考进上海泉漳中学。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大潮翻涌的非常年代,蔡其矫的血液中也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熊熊火焰。在泉州,他积极参加学生们的抗日宣传;在上海,他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以及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学生救国会。各种游行示威的先锋队里,时常有他的身影。发表抗日运动的特写文章和参加吊唁鲁迅先生的活动也有他的署名。可以说当时的蔡其矫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中学毕业后,蔡其矫遵父命前往印尼,但他已经无法在印尼的洋房里过那种舒适富有的生活。1938年春,青年蔡其矫历经千山万水,奔赴到祖国的革命圣地延安,开始在延安的窑洞里写诗。从那时候起,诗人蔡其矫崭露头角,踏入了诗歌创作的殿堂。不久后,他考入了鲁迅艺术学院,而后又到了晋察冀边区,开始了与祖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同呼吸、共命运的战地生活,不断接受革命理想的教育,成为了一名经历了血和火洗礼的革命干部,并从此唤起了血液中对人生与诗歌的激情,一生作诗,至死不熄。
自20世纪40年代起,蔡其矫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不朽诗作。如20世纪40年代的《乡土》《哀葬》《欢乐的歌万岁》《兵车在急雨中前进》,50年代的《风和水兵》《海峡长堤》《南海上一棵相思树》《红豆》《雾中汉水》《川江号子》,60年代的《波浪》《双虹》,70年代的《冬夜》《祈求》《玉华洞》《丙辰清明》《木棉》《双桅船》,80年代的《天鹅之死》《天池》《神女峰》《翠鸟》《伊水的美神》《青藏高原》《卓玛》《走向珠穆朗玛峰》《在西藏》,90年代的《烟波岳阳楼》《呼伦贝尔草原》《萧红》《重返爪哇岛》等,都曾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歌,
是心灵自由的旅程
作为中国诗坛的诗人,蔡其矫其人其诗,都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一点在文艺界的同仁中是不容置疑的。孙绍振先生曾这样描述蔡其矫:“他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情调……”
蔡其矫喜欢出游,而且喜欢独自出游。他在六七十岁的时候,先后十四次,出游于全国各地,都是一个人去。近八十岁的时候,还独自一人拎着背包漫游西藏。他说,一路上跟人交往,能从中得到许多诗情。对他而言,曾经侥幸逃过的一场场劫难,也许和自己不断飘摇的人生历程有关。没有相对固定的居所,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东西,理想、感情都随身而行,带给他无限创作的灵感,也成全了他一生自由的一种行动和创作。
“自由呀,把你的信心给我。”蔡其矫年轻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而晚年参加南宁诗会活动时,有年轻学子向他提问:一个诗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老诗人依然毫不犹豫地回答:自由!
爱美,是对生命的热爱
在蔡其矫的诗歌创作中,美、生命、爱情都是极为重要的主题。86岁高龄的他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仍然可以说出:“一切女人都是可爱的!从广义上讲,爱祖国、爱大地、爱自然都是爱情。男女之爱,是人之天性,应该是绝对自由的。”在他的理解中,这种爱是纯粹的、最高境界的爱,是对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追求是一样的,永远都没有满足,永远都没有完美。所以,我们需要终生追求下去。”他认为少女的美是最纯洁的美、最值得书写的美,一如他喜爱的花草那般。
晋江紫帽山下的园坂村,有一座三层的小洋楼,被当地乡亲称作“白楼”。晚年回到故乡长居的蔡其矫,把这里视作“世外桃源”。他在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和不知名的小果树。除了院子,又亲自“开荒”打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园子——晚年的蔡其矫把节余的工资和积存的稿费以及从香港弟妹处募集的资金全部投放到这里——有山有水,原始的相思树搭衬着他不远千里从各处收罗来的植物品种。每有客至,他总会充满爱意地指着那些花草,一一介绍它们的名字。那院子里的锦簇花团边,那绿荫盎然的古树名木下,多少文学青年听过夏蝉的叫声,看过蔡老师亲手栽种的五颜六色的太阳花。
那个阶段的他,褪去了创作《川江号子》那时的激昂与感慨,走向一种宁静与悠然的生活。诗人安琪在她的诗《任性》里写道:“我们的蔡把日子过得像拥抱”,说认识蔡老师的人都会微微一笑——没有谁不曾领略过蔡老师的拥抱,那种温情有力疼爱交织在一起的拥抱。
北大著名教授、评论家谢冕在某次蔡其矫诗歌研讨会上曾做出这样的评价:蔡先生是一位深知生命真谛的人,他说:“生命在于贡献,也在于享受。生命既不给我们快乐,也不给我们忧伤。以自己的力量按照内心的规范建立起生活。我们的快乐是梦境的快乐,所拥有的快乐被人看不到。美都是瞬间到来,瞬间消逝,在美面前,既感到快乐,也感到悲哀,它是多么娇嫩,又是多么难存!”在痛苦中寻求快乐,在孤寂中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美,并使之在自己的诗歌中永存,这就是蔡先生给予我们的启示。
海洋,是闽南赤子的归宿
蔡其矫晚年常在福州和泉州居住,“我喜欢一个人住,很自由。而且工作不受影响。起居饮食,我自己就能照顾得很周全。我可是很会做菜的,而且我喜欢吃自己做的菜,想吃什么就自己做着吃。”熟悉蔡其矫的人都知道,他最爱的一道菜就是家乡的润饼菜,每到当季,他总要呼朋引伴到园坂的老宅里聚会,品尝他亲手做的润饼菜。对他而言,润饼菜就是一种家乡的味道。
蔡其矫常常鼓励写诗的年轻作者,写诗,要写有内涵有存世意义的诗。在蔡其矫一生的创作中,大海,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他曾在《新诗界》发表过一首140多行的长诗《徐福东渡》,讲述秦朝人徐福为逃避秦始皇而东渡日本的事。在这之前,他还写过100行的《郑和航海》与200行的《海上丝路》。他曾一度给自己立下目标,为家乡写一部长诗,关于海洋,关于闽南的海史。“之所以在垂暮之年还用很大力气来写海洋,是因为中国过去的海洋力量很薄弱,中国人也几乎没有海洋意识,中国诗歌以海洋为题材的也十分少见,这是很危险的现象。尤其是作为一个闽南人,与海洋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我想我应该把一些知道的东西写下来,让后人记住一些应该记住的历史。”那时的他已经开始创作关于海洋的史诗巨作。
他喜欢纯净的东西。房间里的布局总是有一股清新、干净的味道。就连写信用的墨水,他也总是喜欢用纯蓝色的。那是他最爱的大海的颜色。
2007年1月30日,八十九岁的蔡其矫在睡梦中溘然长逝。此前他已经为自己选好了墓地,老家后山的小山坡上,一棵古老的凤凰树下,与母亲的墓地依偎而眠。墓碑上刻着他自己写下的七个字“我是大海的子民”。
2013年,《蔡其矫全集》的出版工作着手开展。2018年12月11日,以蔡其矫故居——晋江紫帽园坂“济阳楼”为基地的蔡其矫诗歌馆正式开馆,展示了诗人的生平事迹。
2019年《蔡其矫全集》正式出版。诗人一生对正义和公理的热爱、对人类和自然万物的悲悯和同情、对美的尊重与倾心、对理想永不疲倦的追求,在人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诗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