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你是规划和家人出去旅行度假,还是想约上好友吃吃喝喝,又或者打算宅家睡到自然醒……不管你想怎么做,可以预见的是,这个“五一”消费市场必定火热。不过,度假之余不妨也关注一下理财攻略,在休息好、玩好的同时,顺便打理打理自己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 陈榆
信用卡打响服务升级战
“五一”假期出行、消费自然少不了使用信用卡权益。记者注意到,为了抢占市场,已有不少银行推出信用卡优惠活动,为持卡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往年相比,今年“五一”信用卡营销大多聚焦于生活消费等“刚需”场景,覆盖出行、餐饮、免税店等领域。
依托于生活品质和消费不断提升的契机,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已经是生态、流量的竞争。如某国有银行升级推出“爱旅行”信用卡专属服务,12月31日前,凡持该行银联信用卡“爱旅行”系列产品在航空、酒店、乐园、餐饮、免税店等场景近万家商户指定门店刷卡、插卡、挥卡等,即有机会享受随机立减优惠,最高可免4999元;而另一家银行则推出如下活动:3月1日(含)至6月8日(含)期间,该行信用卡持卡人于吉祥航空APP、吉祥航空微信小程序、吉祥航空WAP端下单并使用微信支付选择该行信用卡付款,可享满500元立减66元或满1000元立减166元的优惠。
“五一”前夕,信用卡营销除了将生活消费场景作为重点之外,也与本行自营APP场景进行联动。如某银行信用卡推出超值商品10积分起兑活动,每天15时专场,在该行信用卡APP用10积分就可以兑换卷纸、牙刷、洗衣凝珠等生活用品,活动时间截至5月30日23时59分。
从营销模式来看,除了将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建立覆盖全消费体系的刷卡业态之外,也有一些银行选择与互联网巨头合作,推出优惠福利。例如,在第三方互联网APP使用信用卡刷卡后,可享受满减等活动。
假期理财也能不“躺平”
“五一”放假,理财可不能跟着“放假”啊!业内人士表示,假期购买理财产品,重点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首先,要关注理财产品的起息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节假日期间很少发售理财产品,也很少有起息的理财产品,所以,投资者如果想在节日之前购买理财,必须提前安排,并且关注产品起息日。比如,一款理财产品4月28日发售,起息日是5月5日,如果募集期第一天购买,资金站岗8天。最好选择能够节前起息的理财产品,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先把资金放在活期理财中,节后再购买定期理财。
其次,活期理财需重点关注赎回规则。购买活期理财产品同样需要关注起息日,目前银行活期理财包括T+0和T+1两种,T+0理财最快当日起息、资金赎回当天到账,T+1理财在工作日工作时段购买,第二个工作日起息,资金赎回下一个工作日到账。
要想产品“五一”期间也能计息,T+0产品需要在4月30日(周五)下午3点之前购买,T+1产品需要在4月29日(周四)下午3点之前购买。有些银行规定稍微宽松一些,工作日下午3点半之前购买,都视为工作时段,最快可当日起息。
购买活期理财产品,更应该关注产品的赎回规则。投资者购买活期理财产品,看中的就是流动性,收益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如果碰到急用资金的情况,产品又不能及时赎回,就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T+1理财产品在节假日期间多数不能赎回,发出赎回申请之后资金要节假日之后才能到账。T+0理财产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允许在非工作日赎回,另一种是非工作日赎回时,有部分快速赎回额度。允许在工作日部分额度快速赎回的T+0理财产品流动性很强,能满足大部分投资者的资金使用需求。不过,如果节假日期间资金使用量较大,最好提前将理财资金赎回。
备好假期出游相关保险
“五一”假期将至,不少人早早安排起旅游计划。旅行期间,如何减少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失风险?专家建议,安排旅游计划的时候不妨事先配置好相关保险产品,让出行更加安心。
目前,出游最常用到的是各类旅行意外险。据了解,不同旅行意外险的功能各有侧重,有的重点保障乘坐交通工具过程中的风险,有的专为旅游景点常见意外给予理赔,一般包括医疗补偿、住院津贴、身故伤残给付或赔付、个人责任等,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出行计划及实际需求为自己增加保障。
投保过普通意外险的消费者,是否还需要购买旅行意外险?业内人士表示,常规意外险产品可能不保障高风险活动造成的损失。对打算进行登山、漂流、跳伞等活动的消费者而言,要注意查看此前投保的产品是否提供相关保障,如果没有,则可考虑投保具有高风险活动保障责任、提供紧急救援服务的产品。
安排好了出行计划,如果航班延误或行程有变,不仅影响心情,还可能亏了“钱袋子”,对此,保险也能减轻损失。比如,选择飞机出行的消费者,可购买航班延误险。此外,一些旅游网站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旅行取消险、酒店取消险等,消费者也可了解相关产品。
也有不少消费者选择“一站式”服务,投保综合性旅行保险。一些综合旅行险的保险责任涵盖意外身故或残疾、高风险活动意外、交通意外等,保障相对全面。专家提醒消费者,综合性保险虽“省事”,但保障范围越多,保费就越高,消费者应仔细研判产品保障责任是否与自身需求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