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泉”因有你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5月5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李廷机:清介有执持的一代贤相
在现今浮桥街道,立有“李相国故里”碑。
李廷机曾与苏濬、张岳、林希元等27人在开元寺结社研究《易》学。图为开元寺内景。
晚年编纂《宋贤事汇》
李廷机在永春期间,曾游览普济寺,并留下诗赋。
府文庙有李文节祠,古时这里是用来奉祀李廷机的。

明人李廷机是以“阁老”之身告老返乡的。可当他去世时,家中竟仅剩44两白银,甚至不够为他置办丧事。后来还是李廷机门生、泉州知府蔡善继听闻此事,买了棺木送至他家,才解了宰相家身后事的窘迫。这位“李相国”一生以俭范俗、砥砺廉隅,彰显儒臣风范。

□本报记者 吴拏云 文/图

人物名片

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泉州新门外(今鲤城区浮桥街道)人。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年)榜眼及第,后官至礼部尚书、拜东阁大学士,卒赠少保,谥号文节。以廉洁著称,百姓都亲切地称他“李相国”,他的故里也被称为“贤相里”。

编汇贤事

推崇古道世风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曾任“阁老”六年的李廷机,因不满朝政腐败,党争迭起,拂袖辞官回乡。可刚踏入家乡泉州,他就开始着手编撰一部效古之书,此书正是《宋贤事汇》。虽然此时的李廷机已年逾七旬,抱着病弱之躯,他还是坚持自己搜集资料,自己编纂与审校,甚至自己作序。《序》中他写道:“志之不立,终其身汩没于声利之场。案头所置,不离乎朝报仕籍,学弥荒、气弥俗。究其所就,不过显膴,举千秋大业以博区区,亦可惜已。余佩仕优则学之训,每以暇日观史,因见宋世风人材,颇类今日。其言论行事,往往有可为今日用者,因采而汇之……”

为了让世人能学习宋人风范,让士子能鉴古知今,李廷机汇编了“诚实、廉介、澹泊、寡嗜欲、恬退有守……”等篇目,列举了刘安世、王曾、吕祖谦、韩琦、寇准、胡文恭、范质等一众宋之贤士的故事,可谓用心良苦。书中,他还推崇“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这与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颇为相似。纵观廷机一生,为官近30年,也都是峥嵘其行于“育才兴邦”的道路之上。

桃源娶妻

留下学苑佳话

嘉靖二十年(1541年),李廷机出生在泉州府新门外笋江浮桥一带(今鲤城区浮桥街道)的一户贫苦人家里。李廷机的才华是私塾先生黄默堂最早发现的。那一年廷机刚好十岁。一天,先生黄默堂以“状元宰相”出题考大家,结果廷机以“名魁天下之选,身近天子之光”破题,气度不凡。黄先生大喜,心知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对其更是倾囊相授。长大后的李廷机痴迷理学,他曾与苏濬、张岳、林希元、陈琛、郭惟贤等人在泉州开元寺结社研究《易》学,于研经论道之中获取激情和智慧。

隆庆初(1567—1572年),颇具文名的李廷机便被泉州府学选为贡生,召入太学深造。隆庆四年(1570年),他应顺天府(今北京)乡试,一举拔得头筹,成为当年的“解元”。

举顺天乡试后,李廷机回到泉州。后又到永春(别称“桃源”)游学、教书。《永春州志》载称,李廷机“为永春林氏婿”。李廷机的岳父名林铎,字鸣盛,号石泉,永春锦斗人。林铎的长子和长女婿均为庠生,但都早卒。因此林铎不肯将次女轻易许配予人。李廷机在永春教书多时,因为人质朴,加上学究过人,特别是还顶着“解元”的桂冠,日子一久认识他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有一天,林铎在朋友黄君家中见到李廷机,十分中意,出门时私下对黄君说:“若得此人为婿,心愿足矣。”于是由黄君做媒,李廷机娶林铎次女为妻,成了林家女婿。

李廷机在永春、德化留下了不少学苑佳话。桃源东熙王氏家庙坐落于永春县苏坑镇东坑村内。在王氏家庙的主殿厅壁迄今悬挂有一副木质竖匾楹联,上镌“同时克著都昌绩,共学相知古德心”,落款为“笋江弟子李廷机”。据悉,明代东熙王氏出了一位名人叫王天策,字国猷,号思轩。李廷机在永春期间,与王天策机缘巧合地成了同窗好友,所以才在王氏家庙中留下自己的楹联。德化单氏宗祠“金城堂”亦见证了李廷机与德化高洋人单辅的一段友谊。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侨寓》载曰:“(廷机)微时游学至高洋乡(今称高阳),单辅礼款之,相得甚欢。”民国时期《德化县志》载称:“单辅,号岩泉,高洋乡人,少力学,从李文节游。”按文字推断,李、单二人应该还经常相约出去游学,故此友谊日厚。

综理精密 崭露经世能力

万历戊寅(1578年),李廷机迁居毘陵(今江苏常州),在当地靠开私塾授经糊口,并拜当时的吏部右侍郎申时行为“座师”,依旧日夜苦读。皇天不负有心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廷机会试第一(会元),后参加殿试被皇帝钦点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古代科举制是平民百姓跻身朝堂之列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史以来,在科举选拔中能实现“三元及第”(乡试、会试、殿试皆为第一)之人,放眼全国也不过十来人。就泉州而言,李廷机是最接近“三元及第”的一位,他在乡试、会试中皆拔头筹,却在殿试中屈居第二,虽憾失“三元及第”称号,但也算少有的科举“学霸”了。

不久,李廷机升侍读中允,累迁洗马(东宫官属)兼修撰。每天在东宫为太子朱常洛讲学。在东宫,李廷机展现了自己做事勤恳、一丝不苟的态度,清道光《晋江县志》称其“每四鼓,呼长安门入,风雨寒暑不辍”,意即每天早上四更鼓刚响,他就从长安门入宫筹备一天的讲课,且风雨、寒暑无阻,这股执着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万历十七年(1589年),学问精深的李廷机分校礼闱,工诗善文的陶望龄便“出其门”,并在该年夺得会元。接下来,廷机又数次主持各地乡试,足见朝廷对廷机的信任。

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开始,李廷机崭露自己在处理地方事务方面的超强能力。那年,他迁南京吏部右侍郎,署部事;第二年,典京察,奉诏考察南京百官。李廷机在南京吏部任内3年,“杜绝偏私”,一扫往昔南京吏部四季考吏,或请托,或漏题,或奸诡,或忽略的营私舞弊风气。在南京时,李廷机还兼署南京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事事修治”,得到了一致好评。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廷机召为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礼部左侍郎。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妖书案”。有人在京师散发书帖,传播“帝欲易太子”的流言。神宗下诏追查此事。当时的大学士沈一贯与礼部右侍郎郭正域、沈鲤不和,欲通过“妖书案”迫害郭正域、沈鲤。出于大局考虑,李廷机出面力保郭正域,“为之翼护,不避艰险”。后来,“妖书案”主犯皦生光慨然伏法,“株连遂绝”。因此案牵涉两大政治派别的“暗斗”,可以说李廷机是将一场党伐风暴消弭于无形之中。但是,他也因此被某些派系官员所忌恨。

遭遇言谤 不恋权柄乞归

李廷机任京官时,“忠慎恭俭,不与外吏接”,而且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他说:“当官三事,曰‘清、慎、勤’,而‘清’居首。”神宗也曾给予廷机“知其清谨”的评语。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李廷机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内阁。同时入阁的还有原礼部尚书于慎行、南京吏部尚书叶向高。

入阁后,李廷机才猛然发现整个朝廷“人滞于官、官曹空虚”。在恶劣的政治生态中,他没有随波逐流选边站队或参与拉帮结派,却在党争中成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现实写照,处处受挤兑。分属不同派系的言官,纷纷借故谤击李廷机。看出派系官员心怀叵测,李廷机坚定了辞官决心,遂以年老多病为由累疏乞休。但神宗始终不肯批准他辞官。廷机求去不得,干脆搬出在京师的官邸,住到了城郊的真武古庙中。但即使这样,反对派官员仍对他攻讦不休。一直拖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神宗见实在无法挽留李廷机,才准许他加封太子太保致仕,并令人护送其归乡。

砥砺廉隅

重塑明儒风范

李廷机告老返乡后,在泉州西街五塔巷边建府第居住。天启年间(1621—l627年),大学士张瑞图出于对李廷机的崇敬,将他住的巷子命为“甘棠巷”。“甘棠”之名源于周朝召公“甘棠树下审案”的典故,张瑞图也借此将李廷机比作召公。后人又称甘棠巷一带为“贤相里”。李廷机一生留下《四书臆说》《春秋讲章》《性理删》《宋贤事汇》《见答问》《诗经文林贯旨》《国朝名臣言行录》《燕居录》等众多著述,身后尚有后人汇编而成的《李文节集》。

廷机一向关心家乡泉州,即使当年在朝为官之时,他也与家乡人保持着书信联系,关注家乡的各种变化。这从其著述集《李文节集》内的书牍、序、墓志铭、祭文、记、杂著等,都可看出。譬如,他曾为泉州名儒蔡清请赐谥号(《为虚斋蔡先生请谥疏》),认为此举能令民众“相与修实行,崇正学”;在给惠安人、广东巡按使刘望海的书信中,他称赞刘望海在粤广置义仓,全活粤人无数之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泉州开元寺“殿堂坛廊,剥蚀芜秽”,令人心痛。宪副黄文炳见此景,率黄氏族人修缮寺宇,而后“为寺乘以纪之”。李廷机闻讯,欣然为这本开元寺志作序。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泉州府学因地震塌坏,一向关心教育事业的李廷机,马上敦促其门生、泉州知府蔡善继进行重修。

永春乌髻岩,又称“灵应岩”,位于永春县锦斗镇飞凤山上。该岩庙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其悠远历史曾吸引历代名人雅士登游拜谒,李廷机也不例外。他在永春时曾至乌髻岩游览,并留下《慈悲航渡》匾额一方。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李廷机卒于家,享年75岁,谥“文节”,特祠祀学宫。去世前,廷机为夫人林氏留下遗嘱:把家中仅剩的44两银子,二十两去买口棺材,二十多两做丧事费用。可在当时,20两银子根本不够买一口好的棺木。泉州知府蔡善继听闻老师去世,悲痛不已。当获知老师尚无棺木可落葬时,他亲自送两副棺木上门,一副上等的,一副次一等的,以备师娘林氏选用。林氏却以廷机一生清廉为由,不肯收受这份大礼。如此推却数次。无奈之下,蔡善继只得说:从前孔子的门人厚葬了颜渊,孔子也不能禁止他们。我在这里做了地方官,又哪里敢去薄葬我的先生呢?林氏见推辞不掉,不得已,便取了那副次等的棺木来安葬廷机。这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典故——“李林却枋”。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1·文节李九我先生廷机学派》称:“明代成化后,蔡文庄独倡宗风隆万,以降学术,分判遗泽寝微矣。文节(李廷机)私淑乡先生之教,以礼律身,以俭范俗,其砥砺廉隅,犹可以风世也。”认为李廷机重塑了明儒的风范。而据大学士蒋德璟撰文所述,在李廷机去世后,好友叶向高曾飞驰数百里来其墓下拜奠,并至其家中探视亲属,结果发现李家“无一物”。叶向高于是叹曰:“真不愧文清也!”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聚合
   04版:都市·社区
   05版:都市·民生
   06版:摄 影
   07版:都市·法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房产
   11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育
   14版:清源/校园风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20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1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泉”因有你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创意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李廷机:清介有执持的一代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