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泳红 通讯员刘志豪 刘书婕 文/图)绵长的海岸线出现阵阵闪烁的蓝光,在海风吹动下,一波波蓝色涟漪随浪袭来,拍打在岸边,翻涌出无数的“蓝精灵”,如梦似幻。近日,晋江围头湾和惠安净峰镇惠女湾相继出现“蓝眼泪”景观,惊艳了不少市民,吸引部分群众前往“追泪”。
那么,“蓝眼泪”景观是如何形成的?“追泪”过程又需要注意什么?记者就此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
“‘蓝眼泪’并不是真正的眼泪,而是人们对海洋浮游生物发光现象的一种浪漫表达。”泉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工程师李光毅介绍,“蓝眼泪”的形成主要是发光甲藻夜光藻产生的蓝光。夜光藻体内有荧光素酶和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光芒。当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夜光藻会发出浅蓝色的光,人们便浪漫地称其为“蓝眼泪”。
“‘蓝眼泪’在我国东南沿海区域比较常出现。”李光毅表示,近年来,在福建泉州、平潭、广东惠州等地都出现过。每年的4到5月份,由于海水温度适宜,且海况较好,夜光藻大量繁殖,很容易出现“蓝眼泪”。这一时期,在泉州惠安的崇武镇和净峰镇、晋江围头湾等海域很容易观察到。
虽然“蓝眼泪”浪漫奇幻,但李光毅建议,市民在“追泪”时不宜直接用裸露的肢体接触。他解释,夜光藻虽然无毒,但是夜光藻在繁殖聚集过程中有可能吸附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存在安全隐患。
泉州海警局也提醒,广大群众到海边“追泪”时,应注意潮汐变化和游玩安全。由于“追泪”基本都是在夜晚,视线较昏暗,市民需注意不要去危险海域,如遇情况需帮助可拨打海上报警电话9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