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地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5月17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南安全力“争优、争先、争效”
力促项目建设加速跑

连日来,位于南安市官桥镇的省级重点项目省储备粮南安直属库拆旧建新工程项目现场,呈现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只见一根根钢筋交错,一辆辆混凝土输送泵车马力全开,工人们高效配合,加紧进行粮库主体施工。目前,该项目6栋浅圆仓、4栋平房仓、倒班宿舍楼等主体建筑全部封顶,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3%。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南安市深入开展“项目奋战年”,全力“争优、争先、争效”,各个各级重点项目建设拉开阵势全面抢落地、抢开工、抢进度,“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已经成为武荣大地的主基调,奋战项目加速跑已经是南安全市上下的共识。

据南安市重点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4月底,该市已策划生成项目128个,策划项目总投资额超710亿元;158个计划开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47亿元,累计新开工项目105个,完成全年开工任务的66.46%。

为项目落地见效保驾护航,南安市一手抓优化服务保障,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该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智慧导办平台”,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质量效率就是创新举措之一。据该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建设项目智慧导办平台梳理了工程建设项目中,包括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所涉及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所有本级项目类别共计72个审批服务事项,以及项目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25个项目变量问题,确保项目审批导办全覆盖、精准化,有效解决了项目审批实际耗时长、报批来回跑的问题,实现了“一个项目一张审批流程图、一个项目一份审批事项清单”。

不仅如此,融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南安市将工程项目审批分为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和并行推进阶段。系统通过逻辑判断,自动生成各阶段所需报批的事项清单、材料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确保项目审批导办专业性。

服务不仅要快更要好,要有速度更要有温度。今年以来,为助力项目有序推进,在《南安市重大项目全过程服务链条化管理闭环式推进暂行规定》《南安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路线图》等政策文件基础上,南安制定出台《南安市“项目奋战年”实施方案》,围绕产业发展招项目、城市建设谋项目、民生生态争项目,着力转变项目攻坚思想观念,着力提升项目攻坚能力建设,全力“奋战2023”。

好项目落地离不开好环境、优服务。编制全省首个县域营商环境体系建设五年专项规划,推出“网格+营商”问题收集处理等创新举措,推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路线图和模拟审批机制,与省属国企共建项目咨询服务公司,为重点难点项目提供前期代办服务;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智慧导办、全流程保障……近年来,南安市持续推出“一网通办”“免申即办”“极简审批”“模拟审批”等系列创新工作举措,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累计已为52个项目开展模拟审批,每个项目前期提速至少2个月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南安市还根据发展需求,创新推行“分段验收”模式,按照“功能完整、分割合理”原则,对划分若干单位工程的工业(产业)园区项目,单独或合并组织竣工验收,预计今年万洋、奥飞、芯谷科创中心等园区项目均可开园投产。

累累硕果,更离不开南安全市上下奋进攻坚项目拼发展的拼搏精神。日前,在泉州医高专南安校区重点项目工地,南安市举行重点项目“三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多位在南安建设过程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单位代表及个人接过“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旗帜,共同吹响行动号角。

据了解,今年以来,南安市在全市各级重点项目成立了60支青年突击队,为项目建设凝聚青春力量。此次系列行动将以“项目奋战年”为核心,围绕年度各级各类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聚焦“实、精、质、量、效”,注重项目实物、多出精品工程、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以项目推进实际和实绩,开展“争优争先争效当先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在项目一线中“赛”出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和岗位尖兵能手,实力彰显“南安重点项目建设力量”。

(黄瑜鹏 陈鑫炜 洪荣华)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关注
   03版:都市·民生
   04版:都市·社区
   05版:热线新闻
   06版:经济·资讯
   07版:台商投资区·要闻
   08版:台商投资区·综合·民生
   09版:台商投资区·经济·资讯
   10版:台商投资区·文体·副刊
   11版:经济·财富
   12版:地方新闻
   13版:健康/教育
   14版:清源·刺桐红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力促项目建设加速跑
打造招商“强磁场” “链”出发展新动能
南安推出全省首个
数字政务门牌
南安市大力提升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图片新闻
百医联百校
共护师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