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份混沌之趣
□王燕婷(中学教师)
《庄子》里有个故事,说的是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报答中央之帝混沌(又称“浑沌”)的款待之情,为混沌凿开七窍,结果竟然害死了混沌。这篇寓言通常解读为启示人们做事不能从主观意愿出发,应尊重客观规律。然而,如果从混沌被凿的起因与结果细究来,这个故事却另有深意。
作为中央之帝的混沌原本处于模糊一团的状态,天然无耳目。被凿出了“以视听食息”的七窍后,混沌消散。混沌从模糊不清变得耳聪目明,再到失去元神,如此经历是否也暗合了人的一生。“混沌”寓意着人的初始状态——天真无邪的童年,孩提时,人们一如“混沌”,对外界友善,没有戒备之心,喜怒哀乐形于色,欲望也止在于最基础的层面。感觉饿了就哭就吃,累了困了就睡。吃好穿暖,睡觉踏实,精神奕奕,容貌愉悦。随着年岁的增长,混沌的孩童通向外界的欲望之门逐一被凿开。每凿开一处,与外界就多一处连接,精神就多一份牵扯,多一份消耗。“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人们不自觉陷入了一场无止境的循环怪圈中。开始为追逐各种欲望的满足疲于奔走,满足之后便是厌倦,厌倦之后再开启新的一次循环,直至耗尽所有时光。
人生一世,不过俯仰之间。或许,我们应当始终守住一颗如“混沌”般的童心,那是生命之初的馈赠。那里更接近于我们生而为人的本质,它有最初最纯的底色,简单、质朴、率真、好奇与友善,本是想承载容纳一切美好的。
我们穿梭在繁杂混乱的世界,蝇营狗苟,保有一颗童心,就是守住内在的“元神”。不世俗,不世故,不让欲望之潮泛滥成灾。拥有足够的真诚热情,足够的坦荡豁达。留一份童心,就是留一份快乐;留一份童心,便是留一份治愈。
童心是吾师
□陈晓安(儿童文学创作者)
谈到童心,我想起很久前看过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失去童年,但请不要失去童心。”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每个人内在都有一颗纯真的童心,随着年岁增长,童心渐渐蒙尘,但只是擦一擦,它就会重新焕发光芒。
在儿童诗的写作上,我儿子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五岁那年,我带他去海边美术馆,那里有个水池,游动着一尾尾五彩斑斓的金鱼,他指着其中一条,兴奋地喊道:“爸爸,快看,那是芒果鱼,那是火火鱼……”在孩子跳跃的思维中,所有的鱼都变得有故事,所见事物都可以相互连接,我急忙捕捉住一条条词句的鱼,激动地把它们“串”成诗,在鱼池旁,我写出第一首儿童诗《小鱼去哪了》。没多久,这首诗发表在一本儿童刊物上,我因此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
我儿子除了带我写儿童诗,同时也唤醒我内在沉睡的童心。他教我“蹲”下来,用孩子视角看一切,世间万物皆可爱。
夏日的雨后黄昏,我和儿子去爬山。我走路速度有种成人惯性的快,常常没能察觉当下,一心只想着前方,直奔目的地。孩子可不跟着我的节奏走,他走了一小会儿,就会停在一处,那是他又被某个小东西吸引了,比如树干上的蜗牛、形态各异的石头、蝉蜕下的壳……我回过头,要催他快点走的时候,他却定在一棵桉树下,原来他发现了一只松鼠。他跟着松鼠跑去,我跟着他,后来我们来到一条溪边,耳边交织着水流、虫鸣和青蛙的交响曲,跳入眼帘皆是被水洗过的青翠,远处,流动着层层叠叠的山岚。那一刻,儿子跟着松鼠,我跟着儿子,我们一起认识了雨后的山。
童心,是好奇心,是趣味心,也是对生活的赤诚之心。用童心来写作,就像步入一个纯美的秘密花园,用童心看世界,你会发现身边细微简单的幸福,用童心读人生,很多难题都会变得轻松易解。
穿越童年
□黄彧莹(公务员)
六一儿童节又到了。每年逢此节日,很多人都寻思着能穿越回去,再当一次儿童。
回到啥时候呢?我琢磨着,当然是没有考试和课业压力,在老家度过的寒暑假啦!
童年的寒暑假有着无法形容的恬适。一则玩伴多,哥哥姐姐弟弟一大群孩子,我们像蜜蜂一样闹哄哄地追过来跑过去,不知休止地耍玩;二则没有时间上的心理负担,从来不必去想明天,可以将两天或者三天当作一天来看待,大人亦采取放任的态度,随你睡懒觉也好,整夜看书看电视打扑克也罢,不闻不问。但有时候大人也会说:“去睡!明天一大早就要去庙里烧香,你叫不醒起不来,没人会等你!”即使是这样,憧憬着一醒来便有件件有趣的事在等着你,感觉做梦都是甜的。
逢年过节,大人都会买些荤肉果饼去庙里烧香拜拜,小孩也喜欢跟着去闹闹。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那种气氛令人难忘。闽南的神明特别多,我想我最早结识的应该是土地公吧。从小学开始,每年春节阿嬷都会把我拉到老厝后堂的土地公前,站在我身后包着我的小手拜拜,口中念叨:“土地公,保佑我们家阿莹读好书,快长高。”这时候我的眼睛只会滴溜溜地往桌上的供品瞄,找寻有没有被大人藏起来的巧克力和糖果。
童年当然还少不了“探险”,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菜园子。篱笆短长,汇水为塘,里面好像什么都有,昆虫草木同生机,没有土地会被浪费,连角落里小小的稻草堆都是烤地瓜“专用区”。夏天的时候,西红柿、豆角、茄子把枝叶压弯,等待我们去为它们减除负担;还有那棵无花果树,结着甜得发腻的果实,没有我们去吃它去赞美它,便始终委屈着挂在树上!
长大后再去看看那座荒废了的园子,才发现曾为我带来新鲜味道、新鲜颜色的地方居然那么狭小,唯独记忆里的那份丰富与精彩依旧不散。这种感觉兴许要骗我一辈子,让我时时回顾。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说,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繁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成长就像个棘轮,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童年是一去不返的光阴,然而童心可以一直葆有,这是一种状态和能力,一种生活智慧和不老武器,足以让我们对抗人生路上的坎坷风雨。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有童心。所有的小朋友以及大朋友,六一快乐呀!
约 稿
《五味斋》生活随笔版面主打专栏“三言堂”,每期刊发三位嘉宾就同一个话题拟写的小杂文,每篇六七百字。要求题目自拟,轻松可读,观点鲜明,切忌空发议论。来稿请附生活照片和个人简介。
下期话题预告:寄情端午 (端午节特别策划,截稿日期:6月12日
投稿邮箱:42628343@qq.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三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