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台《泉州市关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方案,构建“1+N”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体系,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撬动金融机构增加资源供给,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市场信心,助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龚新民 颜薪屏
增设不低于100亿元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新出台的“1+N”政策措施,包括《实施意见》及配套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入驻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促进增产增效的指导意见》《泉州市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方案》《泉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实施方案》《泉州市企业应急保障周转基金管理规定》《泉州市关于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我市打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组合拳,意在主动把财政资源配置、政策供给聚焦到新发展格局当中,完善支持企业增资扩产的良性机制。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N”政策体系既有创新举措,又有加大奖补扶持力度的加码“礼包”。
新设立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新采取“专项贷款+信托服务”结合模式,每年固定利率为2%、期限最长5年,为企业技改和研发投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融资支持。
新增设立规模1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基金规模放大15倍的额度,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服务对象重点覆盖乡村振兴领域企业与个人。
设立规模不低于15亿元的企业应急保障周转基金,其中,市级层面周转基金5亿元为新增项,县级规模不低于10亿元,主要通过统筹现有资金和新增设立方式组成,更好满足企业多样化“过桥”资金周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