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炎夏到来,天气渐热。连续的高温天气,让许多市民朋友直呼“踏出房门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待在高温环境中不仅承受着汗流浃背的窘迫,而且也会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更有可能发生中暑。那么,什么是暑?暑有什么特点?中医认为该如何防暑?记者就此采访了泉州市医药研究所中医主任医师苏齐。
□本报记者 张沼婢
知暑:担心暑气成为“暑邪”
中医认为,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春天为风,夏天为火,长夏为暑湿,秋天为燥,冬天为寒。
风、火、暑、湿、燥、寒,称为“六气”。暑为六气之一,又叫“暑气”,根据炎热程度,分为小暑、大暑。但若六气太过或者不及,六气则转化为六淫,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暑气就成了“暑邪”。
暑邪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为阳邪,如果夏季长期在室外高温下工作,或者长期闷在家中,又不开空调,则易伤暑热之邪,又叫“壮火食气”。
暑邪伤人,其特点是头痛、头胀、高热、面赤、目红、心烦、急躁、口渴、乏力、脉洪大等,称为伤暑。
防暑:出行应尽量避开中午前后时段
那么,炎热夏季如何防暑呢?苏齐建议,市民注意以下几方面:
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避开高温还可以养足精神, 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饮食方面,应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可多喝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芒种节气后,每天取三片参类泡茶,温补、解暑又养生,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皆可,选其中一种,取三片,加一些麦冬、枸杞、菊花、冰糖一起冲泡,滋阴补阳,是非常好的解暑饮品。
夏天穿衣服应该选择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如白色、灰色等),外出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撑遮阳伞。如果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应尽快脱下换上干的衣衫,以免汗水中的盐分风干后,影响衣服的透气度。
夏天出行应尽量避开中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并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等。若出现中暑症状可及时服用防暑药品缓解病情。
避暑:因暑贪凉 谨防阳气受损
防止暑热之邪伤人,这是三伏天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此时要多到通风的室外乘凉消暑,避免烈日下暴晒。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在高温下工作,不应超过一个小时,就必须到阴凉地方休息。合理利用空调消暑降温。
天热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由于人们错误的解暑方式,比如汗后冲凉、贪凉饮冷、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等,容易导致寒湿之邪阻遏气机、暑热不得散而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呕吐、腹泻等症状。
所以,在解暑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室内如果比较闷热,居家要适当用空调降温,保持室内凉爽。但空调的温度要合理,不可把温度降得太低,一般26℃为宜,老年人可以27℃为宜。空调开启时间不宜太长。注意适当关闭空调,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解暑:喝藿香正气水之前要区分中暑类型
藿香正气水,在很多人眼里是中暑的克星,但是并非所有的中暑都适合服用藿香正气水。
苏齐介绍,中医把中暑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阳暑、暑湿、阴暑,喝藿香正气水之前要区分中暑类型。
阴暑,由于暑天受寒引起的,例如经常进出空调房间而出现中暑的情况;此时需要通过疏风解表来缓解症状,而藿香正气水需配合香薷饮,效果更好。
阳暑,由于暑热内侵,可能出现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等现象,严重时可能还会出现虚脱现象。此时需要清热泻火、养阴解暑,而藿香正气水属于温热型药物,所含的药物包括藿香、陈皮、半夏等,而阳暑的中暑患者如果再使用藿香正气水,会耗人津液,发散气血,反而会加重病情。
暑湿,湿热天气出现的类似中暑症状,例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这些暑湿症状才适合服用藿香正气水,因为它能够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所以它可以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另外,如果身边有人中暑后神志不清,有些人会采用“掐人中”的方法来急救。那么“掐人中”有没有用?人中穴位是醒脑开窍的重要穴位,主要作用就是救治危急,在特殊情况下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危急之时刺激人中穴可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故可用于中暑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