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6月9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完善非遗基础设施,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帮助非遗传承人开拓市场,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推动非遗对外交流
非遗活化 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泉州市着力打造非遗特色工艺美术产业,图为惠安影雕。
妆糕人等项目广受参加非遗研学的小朋友喜欢
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者可零距离观看非遗技艺。
学习木偶头雕刻
品尝非遗美食
非遗进景区
竹藤编等非遗技艺吸引游客
体验金苍绣
非遗技艺走进校园

泉州非遗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泉州重视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推动非遗活态保护、活态传承,让广大市民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在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中感知非遗,进一步了解非遗内涵,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本报记者 许文龙 通讯员 许侨鑫 叶美银/文 泉州市文旅局/供图

展馆动静结合

活化非遗资源

传承非遗,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障。目前,泉州共建立了12个非遗馆(其中市级馆1个、县级馆11个),166个非遗传习所,1000个非遗展示点。

每当周末来临,位于泉州侨乡体育中心内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馆内二楼至四楼,设置了10多个非遗工坊动态展示点,刻纸、花灯、彩扎、金苍绣、漆线雕等特色传统技艺以及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惠安女服饰等展示齐聚一堂,交错登场。参观者可与非遗传承人不期而遇,零距离观看非遗,通过互动交流,感受匠艺匠心,让非遗传承更有温度。

泉州市艺术馆馆长、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丁聪辉介绍,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是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泉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项目,2019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后,就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场馆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6500多平方米。

泉州市作为非遗大市,拥有一大批珍贵的非遗瑰宝,如何通过非遗馆将文化瑰宝展示出来,让非遗“活”起来?丁聪辉表示,该馆在布展之初就巧妙通过空间规划,实现静态展览与动态表演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展馆展览形式,除了静态的600多件珍贵展品,还设立15个互动工坊、非遗+科技体验区以及互动小剧场,活化非遗资源,逐步打造成为泉州非遗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国内外参观团提供了一个感受泉州非遗魅力的窗口。

该馆每年开展非遗体验活动900多场,参加体验者达1万多人次,年接待参观者达25万人次,开展多种线上活动,服务57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收藏、展示、培训、研究、交流等功能,传承传播了丰富多彩的泉州非遗,给人们生活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进一步推进了文化自信自强和繁荣发展,深受各界好评。该馆2022年获评省首批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

完善校园传承

种下非遗种子

栩栩如生的木偶头、精巧细腻的纸织画、妙趣横生的妆糕人……传承人老师一边讲解非遗知识,一边动手示范,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在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开展“乐享非遗·浸润童心”非遗进校园活动,带领孩子们体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迎接自己的节日。

一直以来,我市都在不断完善校园非遗传承体系,多措并举大力推动非遗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承传播。早在1989年,我市就把南音纳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已举办32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鼓励中小学开设非遗课程、职业院校开展非遗教学传习、高校开设南音等非遗专业课程,构建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阶梯式的非遗教育传承体系,《泉州南音保护实践案例》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持续推动泉州提线木偶、泉州花灯、李尧宝刻纸、拍胸舞、五祖拳等10多项重点非遗项目进入中小学课堂,由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到学校授课等。

同时,我市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材编制,通过对闽南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编写《泉州市中小学生闽南文化读本》之《建筑篇》《工艺篇》《戏剧篇》,《泉州南音教程》《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基础教程》等,目前独具“五南”(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特色的《泉州市中小学生闽南文化系列丛书》之“两教程、三读本”均已进入中小学课堂,作为学生课后阅读书目。目前,全市中小学已编写优秀闽南文化校本读物104种共145册,获评省级中小学地方、校本美育优秀教学材料28项。

发掘非遗经济 拓宽产品市场

在非遗的传承保护利用中,非遗传承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市不断健全非遗传承的激励机制,通过举办非遗购物节、美食节、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等活动,以及组织企业参加各大文旅产品博览会等方式,积极帮助非遗工坊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为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相关部门对非遗传承人都会发放一定金额的传习补助。目前,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2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6000元,60岁以上的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3000元,60岁以下的每人每年2000元。我市也通过资助补贴对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永春纸织画等17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开展抢救保护。在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我市为传承人提供展览展示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增加传承人的收入。

去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市各县(市、区)举办了40多场形式丰富的活动,泉州市主场活动有17个非遗工坊参加现场展示,同步举办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近50个商家参与,线下购物节包括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安海土笋冻制作技艺等国家级、省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项目。

今年,我市还组织非遗企业参加首届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帮助非遗工坊拓宽外地市场销路。

今年“五一”假期,我市多个景区景点也开展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活动。4月30日—5月2日,非遗展演传承丝路记忆在天后宫古戏台举行,有南音、高甲戏、火鼎公婆、五祖拳等非遗展演;5月1日—5月2日,丰泽区文武坊艺术街区将带来趣味十足的高甲戏表演,还有广受小朋友喜欢的非遗研学珠绣、糖画、妆糕人等;4月29日—5月3日,惠安在崇武古城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打造“线下景区沉浸式演绎+非遗寻宝+非遗市集”三大板块,其中非遗市集(非遗购物节)板块邀请惠安女服饰、惠安石雕、泉州小吃制作技艺(崇武鱼卷)等项目的传承人和企业在景区内进行技艺展示和产品销售,受到景区游客的好评。

探索“非遗+” 带动产业发展

提线木偶、南少林五祖拳、剪纸、蟳埔簪花围、南音、梨园戏……在过去的“五一”假期,众多泉州非遗项目,在泉州景区、剧院、古厝、街巷轮番登场,为游客呈现世遗之城的独特魅力,让不少游客享受泉州自然风光和美食之余,在非遗项目中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泉州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非遗+创意’‘非遗+市场’‘非遗+旅游’等发展之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积累经验。”去年7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福州大学非遗研究首席专家陈吉莅泉参加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这样说道。

近年来,我市建立“开发促进保护,利用带动传承,旅游扩大影响力,市场激发非遗生产力和生命力”的保护模式,鼓励传承人在古城、古街巷、古民居、古建筑和旅游景区设立传习所,做到“传承进古厝,创新进厂房,展示进街区”,将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有利于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激发非遗的生产力和生命力,让非遗“活”起来。

同时,我市还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旅游发展、融入城乡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一批非遗相关品牌,如“世界石雕之都”惠安、“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安溪、“中国香都”永春等特色区域品牌,建设香、陶瓷、雕艺等非遗文创园、博物馆,建设一批特色非遗文创园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艺美术产业,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目前,全市工艺美术企业60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

“请进来走出去”

推动非遗交流

日前,由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创排的当代舞蹈作品《人偶情未了》入围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终评,为本届“荷花奖”福建省唯一入围作品。该作品生动诠释了文化传承者浓浓的匠心精神和人偶合一的情感,曾亮相央视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及央视《欢乐中国年——2022我要上春晚》等栏目,在第六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一举荣获群舞创作金奖、群舞表演金奖、最佳灯光设计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深受专家和观众好评。

5月19日至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上,泉州市安溪县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泉州提线木偶、南音三项世界级非遗参加现场展示。

4月22日,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南宁拉开序幕,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泉州木雕、泉州花灯、惠安石雕、德化瓷烧制技艺、永春纸织画、蟳埔女习俗,省级非遗项目泉州漆线雕技艺等10个非遗项目携手亮相,通过动态展演、静态展示和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泉州非遗独具特色的魅力。

2019年,泉州举办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集中展出来自亚洲、欧洲、非洲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个非遗项目、共1000多件展品,众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聚泉州进行现场展示、展演。

多年来,泉州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文化交流,依托泉籍同乡社团及各类商协会、青年团体,配合重大文化交流项目,泉州天后宫每年接待台湾香客6万多人,连续17年举办乞龟民俗文化活动,石狮蚶江的闽台对渡习俗、东石数宫灯是国家级非遗……此外,我市还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闽南文化节、闽台对渡文化节、南安郑成功文化节等知名节庆,让更多人了解泉州非遗,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健全法制体系

形成制度保障

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及健全的法制体系保驾护航。今年1月1日起,《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正式施行。《办法》分5章,共30条,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通过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合力,共同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遗产,深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同时,泉州还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市21个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在全国率先对重点区域的特色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将重点文物、历史建筑单项、静态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等,打造成升级版的“留形留人留魂”“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整体文化空间。

此外,泉州把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及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项规划,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并先后印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等,对实验区建设进行总体谋划、系统安排。先后颁发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市行动方案(2021—2025年)》《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评论·聚合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社区
   07版:都市·法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房产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清源·校园风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20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1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泉”因有你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非遗活化 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