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6月1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千年刺桐城 万里故园情
泉州加快中心市区城市建设,以古城提质和新城集聚为重点,加快城市更新和重大片区开发建设。(陈英杰 摄)
泉州正深入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陈英杰 摄)
粤港澳大湾区考察团在泉州中央商务区考察 (陈晓东 摄)
泉州市指导的福建纺织服装优品销全球(香港站)亮相香港时装节,23家泉州纺织服装供应链企业联合展出。(庄丹丹 摄)
近日,泉州晋江市英林镇龙西幼儿园举行新园区主体工程封顶暨捐资仪式。新园区的筹建得到海内外乡贤的慷慨支持,其中旅菲乡贤洪肇坚、雷金玉伉俪捐资1000万元。(陈英杰 摄)
四川省闽南商业联合会泉州商会,设立“泉商回归办公室”。(市工商联供图)
中国泉州纺织服装优品出海(泰国)展销中心在泰国曼谷设立
(资料图片)
东南亚采购集散中心举办面向东南亚市场的跨境电商直播活动(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值此泉州市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举办之际,当目光聚焦泉州,大家会发现,这是一座让广大海内外泉籍乡亲骄傲的城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勇当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这也是一座让广大海内外泉籍乡亲欣慰的城市,家乡的每一步发展中都汇聚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强大合力;这还是一座充满机遇、潜力无限的城市,奋力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深入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充盈世遗之美、奋斗之美、国潮之美、烟火之美,来泉投资兴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

家乡新貌

开放的泉州 世界的泉州

泉山晋水,向海而生。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长卷从这里铺向世界,如今,21世纪“海丝名城”的图景在这里勾勒。这方爱拼敢赢的热土,始终生动演绎着中国海洋文明的“集大成者”,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经济繁荣、自由开放、文化包容的杰出城市范例。

走进泉州,世遗之美、奋斗之美、国潮之美、烟火之美扑面而来,这是开放的泉州,也是世界的泉州。这里蕴含携手共赢、创造财富的丰富机会;这里也赓续文脉,为广大海内外泉州人守好乡愁、昂扬文化自信;这里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市形象,欢迎海内外新朋老友来泉州筑梦圆梦,与泉州携手共赢。

□本报记者 陈林森

这是一座“掌握财富密码”的城市

以福建1/10的陆域,创造全省近1/4的GDP,泉州用实力扛起“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担当,牢牢掌握着财富的密码。

泉州的发展,离不开旗帜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七下泉州晋江,亲自调研总结,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成为泉州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4814亿元增长到2022年1.2万亿元,占全国的1%;工业总产值达2.6万亿,跻身中国城市前10(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泉州的发展,基调在藏富于“民”。以“民营经济乐园、民办特区”而著称,民营经济历经淬炼,成长为泉州发展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长期以来,政企坚守着同样的信条——“心无旁骛做实业”。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家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大胆创新、放心创业、放手创造,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大企业家保持“输人不输阵、输赢笑笑”的乐观豁达,专注于一双鞋、一件衣、一片纸、一颗糖、一把伞,涌现出安踏、达利、九牧、恒安、特步、361°、盼盼等一批知名品牌,助力泉州打拼出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创造了全球20%的运动鞋产量、全国60%的石材进出口量、全国65%的工艺陶瓷出口量、全国20%的糖果产量、全国10%的纺织服装产量,收获了世界茄克之都、世界石雕之都、世界陶瓷之都、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等数十个世界级和国字号的品牌。民营经济之于全国的贡献是“五六七八九”,放之泉州分量更重、成色愈足:全市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研发投入、九成城镇就业、九成企业数量,取之于“民”,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雄踞全国万亿城市之首。

接续创造财富,当下的泉州正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立市,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培育壮大,金融类金融、产业基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布局优化,科创要素集聚、应用场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这是一座“梦回宋元中国”的城市

泉州的文化名片历来响当当——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2021年7月25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城市再添金字招牌。

在泉州看见宋元中国。22处遗产点星罗棋布,造就许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行走泉州一不小心就会与历史撞个满怀:中国现存最高的古石塔东西塔,矗立在开元寺迎来送往;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横卧洛阳江面任潮起潮落;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古石造像老君岩,静坐清源山看云卷云舒;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散发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世界唯一的海外交通祈风石刻九日山祈风石刻,见证了宋代中国与世界各国通商贸易的友好往来……世遗泉州的故事穿越古今,依然熠熠生辉。

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泉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保护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

坚持系统保护:《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先后出台;与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等合作考古、搭建平台;申遗成功日(7月25日)被定为“泉州世界遗产日”,印记深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坚持活态传承:以古城为中心,按照“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理念,精心雕琢、赓续城市文脉,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启动古城整治提升工程,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和名镇名村保护、古城街巷风貌综合整治提升,金鱼巷微改造工程、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等获全国遗产传承保护奖。100个非遗传习所、1000个非遗展示点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闽南歌舞等“闽南戏窝子”公益性展演、沉浸式互动,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这座“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宝藏城市成为大众“城市漫游”的热门目的地,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榜单,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火出圈,人气商气正源源不断涌向泉州。

这是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锁定“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愿景,品质泉州不遗余力。

从2012年至2022年短短十年间,泉州城市发展由“分散”走向“集聚”,城乡基础设施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城市建设理念由“分散布局”转向“系统更新”,一年开展一个专项行动,聚力推进城市环湾向湾集聚发展。城市骨架不断撑开——全市梯次实施城建项目5000多个,

完成投资4600多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61.5平方公里拓展至2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59.5%提高到69.1%。城市颜值不断刷新——以泉州大剧院、工人文化宫、市图书馆、市科技馆“四朵金花”、晋江第二体育中心、滨江“水线”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成为城市新地标,一座座总部区大厦和商务办公楼在东海拔地而起,环绕蓝蓝泉州湾畔,形成海天相接的美丽天际线。

城市建设的脚步永不停顿。就在本月2日,泉州市中心市区城建总指挥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指挥部、泉州市石化产业指挥部正式揭牌成立,“一湾两翼”迎来高效协同、全面推进、阔步发展的新阶段,未来有望锻造为泉州高质量发展重要新增长极。中心市区将以古城提质和新城集聚为重点,统筹做好古城固态保护、活态传承、风貌管控、水系治理、管线下地、交通接驳等工作,布局引进数字经济等先进制造业和工业设计、总部经济、高端酒店群、金融法务、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落户新城,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铺开、三年成势见效”。南翼国家高新区将发挥毗邻厦门、东望金门的优势,定位“工业城—科技城—未来城”,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关键节点、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临空临港资源要素配置战略窗口。北翼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将开启差异化、协同化发展之路,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

一个近悦远来的高能级、高品质城市平台日趋完善,泉州这座“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也必将成为海内外泉州儿女的“圆梦之城”。

桑梓情深

汇聚共同推动泉州

发展的宝贵力量

感恩有您!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200多万异地泉商

“敢为人先、爱拼敢赢、恋祖爱乡、回馈桑梓”,是泉州人刻在血脉中的精神特质。长期以来,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200多万异地泉商凭借勤奋、坚韧与果敢,奋斗拼搏、艰苦创业,积极融入、回馈住在地,同时情系故乡,为祖(籍)国的富强昌盛,为家乡的繁荣兴旺,为父老乡亲的幸福安乐,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凝聚推动泉州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力量。

家乡感恩有您,以深沉浓烈的乡情乡愁魂牵梦萦故土家园;家乡感恩有您,情系桑梓、倾情反哺。家乡更期盼有您,继续携手同行,共赢美好未来!□本报记者 陈凌鹭

海外华侨篇

篇章一 独特丰富的侨务资源是泉州经济腾飞的力量之源

“十户人家九户侨”,是全国重点侨乡泉州的写照。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占全国近六分之一,在全国25个设区市重点侨乡中位居第一。

独特丰富的侨务资源,是泉州经济腾飞的力量之源。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泉籍侨胞带着资金、经验和技术回到家乡,帮助发展生产,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从“三来一补”开始,带动乡镇企业发展,到侨资企业“遍地开花”,形成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创牌,再到行业标准制定者、主导者,成为“晋江经验”“泉州模式”的亲历者、践行者、推动者。可以说,泉州民营经济,始于侨成于侨,没有侨字号企业,就没有泉州今天的经济建设成就和改革开放成果。

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635家,其中侨资企业约占80%,达到12508家,实际利用外资258.2亿美元。

泉籍乡亲对家乡的支持和付出,泉州始终倍感珍惜、感念于心,用真诚服务打造省心安心放心的营商环境,用实际行动支持侨资企业发展壮大。恒安、七匹狼、安踏、浔兴拉链、特步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侨资企业从泉州出发,走向全国,登上全球的舞台。

篇章二 以侨为桥 促进泉州融通中外

广大泉籍华侨华人,也是泉州融通中外的桥梁纽带。

据统计,以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为主组织或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各类社团8000多家,涌现出众多华社领袖、商界巨擘及与之关联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海外工商界等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

在泉州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场合,总能看到他们牵线搭桥、奔忙推动的身影。“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晋江申办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关键时刻,泉籍华侨华人多方奔走、积极争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泉籍华侨华人的积极促成下,泉州市与菲律宾怡朗市、晋江市与菲律宾达沃市、南安市与菲律宾曼达威市等建立国际友城关系,实现该地区友城零的突破,促成晋江市与菲律宾达沃市开通直飞航班;成功举办两届世界泉州同乡恳亲大会,专门成立海外联谊会、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实施“泉籍精英故乡行”,每年组织重点侨亲家族返乡,密切侨亲与家乡的乡情乡谊。

在泉州融入“双循环”深化对外经贸合作的进程中,总有他们促进合作、招商引资的努力。

以侨为“桥”,加速泉企泉商国际化,织密“买全球、卖全球”销售网络。借助90%以上泉籍华侨华人分布在海丝沿线的资源优势,南安泛家居联盟整合厨卫、建材、石材、消防等行业,以“产业+联盟+公司”的模式推动泉州民企“走出去”。

由泰国石狮同乡总会暨泰国石狮商会推动成立的石狮东南亚采购集散中心,通过线下选品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侨易邦”、12个海外仓,打造外贸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吸引侨界青年试水跨境电商共享发展红利。

以侨为“桥”,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更多资源要素汇聚泉州。在海内外侨亲的大力支持下,泉州先后与54家海外商协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在海外设立泉州国际商会联络处12个。借力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RCEP青年侨商创新创业峰会、闽侨青年精英海丝情等重大涉侨活动,以及“6·18”“9·8”等大型经贸活动平台、世界闽商大会、海外社团庆典等,邀请海外泉商参加项目推介,争取回乡投资。2022年,共洽谈对接涉侨和港澳台项目168个,已签约77个、总投资额742亿元。

篇章三 倾情投入 为了乡亲幸福安乐

侨动力,还是泉州公益事业发展、乡亲民生福祉增进的强大助力。

长期以来,心系桑梓、乐善好施的泉籍海外侨胞不遗余力地推进泉州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交通生产、慈善救济等公益事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接受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资151亿元人民币。

创办学校、助建校舍,设立教育基金,兴学育才是泉籍海外华人华侨为家乡捐资最多的公益事业。在泉州,侨办侨助的学校不仅有中小学校,还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有些地方甚至形成规模庞大的学园学村,如由南安旅居新加坡乡亲李光前捐资创办的光前学村,安溪旅外乡亲李尚大、李陆大捐资创办的慈山学园。

桑梓情浓的一次次倾情投入,与儿孙后辈的一声声深情叮咛,带领家族返乡探亲的一声声乡音交流,老一辈华侨华人对家乡的深深牵挂影响着新一代华侨华人。

泉籍杰出侨领、香港联泰集团创始人陈守仁数十年如一日支持家乡建设发展,倡导儿孙成立“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今年1月,其子、香港联泰集团副主席陈伟利代表香港联泰集团向鲤城区捐资1亿元,建设华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项目。

旅菲著名侨领、企业家、慈善家陈祖昌多次捐赠中菲两国公益慈善事业,并发挥榜样力量,带动许多海外侨胞参与奉献。今年4月,他向泉州市委统战部“同心光彩基金”捐赠6000万元,用于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相关项目建设。

李尚大、李陆大家族回乡时,李川羽、李龙羽继承其父辈爱国爱乡的传统,在安溪捐赠5000多万元;林梧桐家族回乡后,其子林国泰向安溪梧桐中学追加捐赠2000多万元;李深静二儿子李耀昇回乡谒祖,向泉州正骨医院捐赠1000万元……心怀桑梓的情谊、热心公益的行动在新侨中延续着,星火如炬,绵延不息。

异地泉商篇

篇章一 “双招双引”“助攻者”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泉州人离乡闯荡,寻找商机,投身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如今,288个全国异地泉籍商会组织、200多万在外泉商,形成一张覆盖全国各主要城市和绝大部分县(市、区)的泉商网络。

近年来,在我市各级工商联的引导下,异地泉籍商会组织正以其跨区域联系企业与城市的优势,助力家乡建设,回馈桑梓,成为泉州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的一股重要经济力量。

当好“双招双引”的“助攻者”,汇聚在地优质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融入泉州产业链招商大局。

不论是在广西柳州举行的中(西)南片区泉籍商会联谊会暨招商座谈会上,还是在武汉举办的全国异地泉籍商会会长及秘书长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招商工作推进会上,抑或是回乡探亲参加乡贤座谈会时,异地泉商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融入泉州开放招商,推动达成在泉投建意向项目。

服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异地泉商以区域泉商联盟的形式做出了新的尝试。去年11月,在上海,由上海泉州商会发起,联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区域内优秀泉籍商会共同设立“长三角”泉州商会联盟,将挖掘并引导长三角地区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嫁接泉州。今年5月,在成都,西南片区泉籍商会联盟成立,搭建招商引资引智平台,促进各地市场互补,为福建泉州与中(西)南片区各地经济交流、招商引资等牵线搭桥。

据统计,2017年以来,海内外泉商通过招商引资、回归创业、产业对接,对接签约回归项目341个,涉及投资额2500多亿元。其中,港华智慧能源生态投资平台项目、中南高科—晋江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区、一千零一夜乐园及 IP创意产业园等20个项目是最新的对接成果,计划投资额达330亿元。

篇章二 泉州城市IP“宣传员”

热爱泉州的异地泉商群体,是遍布全国的一张张“城市名片”。

当好家乡“宣传员”,异地泉籍商会、广大泉商借助各种平台、各种渠道、各种场合,宣传推介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发展成绩、发展优势、发展环境,让更多企业了解泉州、走进泉州、投资泉州。

8年来,泉州市政府主办的泉州建材中国行系列推介活动走过了13座城市,为泉企对接大量订单。每一场活动背后,都有当地泉籍商会的付出。2022年,泉州建材中国行第十三场活动走进山东济南,并在当地举行招商洽谈会,山东泉州商会作为东道主参与协办,50家泉州建材家居生产企业、近300名客商现场对接洽谈。

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时,异地泉籍商会纷纷致信表示热烈祝贺,表达欣喜与自豪之情。市工商联、泉州晚报社联袂推出“我骄傲,我自豪”——庆祝泉州申遗成功特刊,北京、江西、贵州、厦门、长沙、南通、宁波、银川等泉属异地商会共贺家乡申遗成功,11家异地商会会长及骨干成员主动担任世界遗产点“导游”,以图文、视频方式宣传推介世遗泉州。

今年,我市在深圳召开粤港澳招商推介暨招商工作座谈会,100多名乡贤和企业家齐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杰出泉商侨亲代表纷纷在招商推介会上为泉州站台。“有‘晋江经验’引领,泉州无疑是个投资的好地方!”广东省福建商会创会会长、信义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贤义积极为泉州牵线搭桥,并带头表达了回家乡投资发展的意愿。

篇章三 共同富裕“助推手”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异地泉商虽远在千里,但从不缺席。他们担当社会职责,踊跃响应“百企帮百村”“万企兴万村”行动,参与社会公益捐赠,当好共同富裕的“助推手”。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时,泉商聚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1280家民营企业、商会协会结对帮扶742个村,累计投入2.97亿元,帮助3.2万名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泉商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以企业发展所需、群众有效增收、乡村全面振兴为切入点,筹划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市级实验项目23个、县级实验项目92个,预计投入总额达50亿元,其中产业投资类预计23亿元,公益捐赠预计27亿元。目前73个“企村结对”项目,累计落实结对兴村资金3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善行天下的广大泉商,热心家乡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造福乡亲。2017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人士和海内外泉商捐赠“同心3+2”(助医、助学、助困和参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和公益慈善事业超百亿元。“同心助学 松柏成才”行动,累计筹资639万元,资助899名贫困大学生;“同心安居工程”活动,为467户困难户提供1868万元补助。当泉州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异地泉籍商会采购物资千里驰援,全力支持家乡打赢疫情歼灭战,据统计,几乎所有异地泉籍商会都参与了这场爱心接力,捐赠资金、物资累计超700万元。

共赢发展

以“联谊+经贸+招商”工作机制

“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在行动

当前,泉州正深入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从联络、服务、政策、交流四方面,构建“联谊+经贸+招商”工作机制,促进海内外泉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在助推泉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携手共赢、成就未来。

□本报记者 陈凌鹭

密切联络联谊 促进更高水平“引进来”

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开展“聚侨赋能”专项行动促进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的实施方案》《泉州市“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2023年专项行动方案》,调动全市力量打好“新侨牌”,汇聚海内外泉商力量,为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注入强大动能。

“来泉投资兴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希望大家常回家走走看看”……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走出去”敲门招商。

在东南亚,泉州代表团签约创投基金、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一批泉州聚侨引侨项目,举办“回咱厝,‘泉’发展”主题招商推介会,拜访了著名泉籍侨领、华商,与当地泉属会馆、社团代表座谈,搭建侨亲回乡发展之桥。

在深圳,泉州市党政考察团举办泉州市粤港澳招商推介暨招商工作座谈会,诚邀海内外乡贤和企业家朋友常到泉州走走看看,细品泉州、投资泉州、扎根泉州,共同谱写泉州未来壮丽图景。

在香港,泉州经贸代表团与香港泉籍社团、在港乡贤座谈,热忱欢迎大家常回家乡走走看看,充分利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人脉资源优势,引导更多乡亲贤达把目光、资金和项目投向家乡。

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也大力开展“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组团外出招商推介,拜访海外泉籍社团、异地泉籍商会,发出“筑梦泉州、共赢未来”的邀请。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首个清明节,许多侨领、知名企业家返乡祭扫、探亲、观光考察。以此为契机,市县乡三级提前联络对接,策划形式多样的联谊招商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侨联等联合举办泉籍异地商会、港澳和海外社团返乡经贸考察座谈会暨泉州市招商推介会,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异地泉籍商会、11家海外泉籍社团以及企业家、泉籍华侨代表等近200人参加活动。晋江市举办“侨商回归 晋品出海”海内外商贸对接活动,20个镇街开展港澳台海外侨亲精英故乡行系列活动。

据统计,仅清明期间,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座谈会、恳亲会、招商推介会、政企餐叙活动等140多场次、8600多人次参加,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成意向投资项目67个、总投资额超315亿元。

搭建多样平台 全面拓展畅通回归渠道

承办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邀请侨商泉商共襄盛会,深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参加东北片区泉籍商会招商工作座谈会,在黑龙江省泉州商会成立首个“泉商回归办公室”;见证四川省闽南商业联合会泉州商会暨西南片区泉籍商会联盟成立,并设立“涌泉”人才驿站、泉商回归办公室……

今年以来,为畅通对接通道,我市致力搭建开放招商、亲情引资、聚才引智、创新创业等各类回归交流平台。

此次举办的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同样也是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海内外泉籍乡亲交流合作搭建的重要平台,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届。此次大会,邀请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重点侨商、侨界青年精英,港澳代表人士,重点客商、签约代表和异地泉商等近千名代表会聚泉州,感受“世遗之美”“奋斗之美”“国潮之美”“烟火之美”。

上下联动,这样的渠道畅通、平台搭建在全市各地成为常态:

惠安积极对接东岭、东桥、小岞等镇级商会以及深圳、长三角、北京、西安等惠籍异地商会,共梳理、对接在外惠商意向投资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安溪在30个异地安溪商会设立“招商工作联络处”,推荐异地商会会长、乡贤38人为市、县招商大使,全面开展以链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南安市异地商会工作组走进天津、佛山举办异地商会招商推介会,并成立招商工作站,负责推进在地南安乡贤的招商工作。

从国内走向国际,泉州还正谋划创建欧美同学会东南海创中心和中德产业园(泉州);筹划赴泰国举办RCEP青年侨商创新创业峰会,办好第四届“同心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建设新侨创业基地,设立海外华侨华人培训基地等,助力更多大型产业项目、高端商贸业态、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团队落户泉州。

创新政策服务 深化国际产能经贸合作

“泉州将一如既往以好政策、好服务和好环境全力提供服务保障。”与海内外乡亲携手共赢,泉州诚意满满。

聚焦侨港澳台(在外泉商)发展及需求,我市创新推出惠侨政策,促进侨商“资金回归、技术回归、人才回归”。

优化政策扶持,真金白银鼓励侨商回乡投资。《2023年泉州市促进商务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外资企业加快到资(不含房地产、金融领域)。对外商投资企业当年度实际到资达到500万美元且为全市实际使用外资作出贡献的项目,按年实际到资金额1%给予奖励,其中对外商投资企业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境内再投资我市制造业领域且当年度实际到资达到500万美元的,按年实际到资金额再叠加给予0.5%奖励,单家企业最高可奖励1000万元。

创新为侨服务,为返乡侨亲搭建温馨便利的“家”。我市正筹划建设“故土家园——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泉州联络总部”,让泉籍海外社团在泉州有一个固定的接待、会客、交流场所,增强海外侨商的归属感,配套投资置业、创新创业等政务服务快速通道,服务侨商回归;创新搭建“同心会客厅”,设置展览展示、联谊交友、学习教育、自助服务等公共区域,打造文化传承的交流平台、联谊联络的温馨之家、服务大局的互动空间;组织开展侨汇结汇便利化平台试点建设工作,为合法合规的外汇业务提供便利,助力华侨经济回流,已初步确定建设方案。

深化产业链合作,拓展海内外侨商泉商共赢发展领域。推进在石狮市建设中国(福建泉州)—泰国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不断深化跨境产能合作;设立中国泉州纺织服装优品出海(泰国)展销中心、菲律宾晋江建材家居展销中心、菲律宾晋江产业合作园、阿联酋福建南安建材展销中心等,促进泉州优品出海;针对泉州重点推动发展领域,梳理形成15条产业链图谱以及数字、海洋、绿色、文旅“四大经济”咨询汇编,精准对接侨商泉商投资意向,提升产业能级、促进集群发展。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关注
   03版:都市·社区
   04版:都市·民生
   05版:热线新闻
   06版:经济·资讯
   07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要闻
   08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综合·民生
   09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经济·资讯
   10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文体·副刊
   11版:经济·财富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清源 刺桐红
   15版:文体
   16版:看天下
   17版:特刊
   18版:特刊
   20版:特刊
   21版:特刊
   22版:特刊
   23版:特刊
   24版:特刊
   25版:特刊
   26版:特刊
   27版:特刊
   28版:特刊
   29版:特刊
   30版:特刊
   31版:特刊
   32版:特刊
千年刺桐城 万里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