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晴空万里、空气清新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世遗景点——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车子到了草庵附近,与喧嚣的城市不同,这里清新幽静,绿树成荫,耳边伴着轻轻的鸟鸣。我们顺着石阶走进草庵,周围的一切不禁让人想起了王维的那句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终于,我们到达草庵最出名的地方、泉州世遗景点——全世界仅有一座的摩尼光佛造像。摩尼光佛造像浮雕凿于1339年,高154厘米,宽83厘米,造像双手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盘坐着,脸很圆润,耳朵又大又长,慈眉善目,目光炯炯有神,神态庄严又和善。最特别的是,摩尼光佛的脸、手、身利用花岗岩的不同自然色给人一种神秘感。浮雕身后有着十八道背光,这十八道背光意在象征“光明”,与“清净光明”的偈语对应。造像雕在圆龛内,圆龛直径168厘米,意在象征日形、月形,与摩尼教崇拜日月的义理吻合。龛外有两条记事的崖刻。这些文字记录了草庵摩尼教寺的历史和造像雕刻的年代,是研究泉州明教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考的文字证据。
经过进一步搜索资料,我还知道摩尼教是波斯人糅合祆教、基督教和佛教教义创造的,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要素,作为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见证,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显示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
造像保留至今已有近千年,作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的石刻造像,是宋元时期泉州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社会特质,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摩尼教古迹,是研究摩尼教的重要依据,也是一方珍贵的历史遗迹。
临近中午,阳光照进草庵,站在这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座近千年的庙宇的幽静,它的历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在阳光中,我继续静静聆听着这里的故事。(洪语晟,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学生)
征稿启事
“我爱泉州世遗”征稿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各地旅行爱好者、外国友人等,提供与泉州世遗的相关故事、文字、图片等,共同展示泉州世遗与人之间温馨美好的故事。来稿字数在800字以内,图片需注明拍摄者和图片内容概要,本报将择优予以刊登,或深入采访后进行报道。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zkb@qzwb.com,或者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提供线索。请注明“我爱泉州世遗”征稿活动,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稿件和线索刊发后,将寄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