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地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6月19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打造“非遗+” 古韵焕新生
精彩的高甲戏吸引群众观看 (张文庆 摄)
永春纸织画传承人林志恩向游客展示纸织画的制作技艺 (陈志鹏 摄)
“在水一方”夜游永春小舞台上的南音表演
(张文庆 摄)

近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竹编漆器、纸织画、陶瓷、香制品等永春非遗产品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其中,郭志煌的竹编漆器作品《敦煌飞天》荣获“百鹤杯”新锐奖,张雪华的纸织画作品《十八罗汉金身》荣获“百花杯”铜奖。

作为全国最高层级的行业专业展会,该博览会云集了全国各地1800余家参展商,汇集10万余件精美展品,涵盖陶瓷、雕刻、织染、文房四宝、珠宝首饰等诸多品类,展览规模近5万平方米。“百鹤杯”“百花杯”代表了当今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艺术水平和顶级权威荣誉。

多年来,永春县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与文化旅游产业一道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非遗项目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产业化也让众多非遗项目焕发出新姿。

“非遗+传承”

非遗焕发新光彩

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离不开传承和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年轻人苦学技艺,成为非遗传承人,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独特的创意与巧思,让老技艺更加贴近生活,焕发新光彩。

作为中国香都的达埔镇,许多学校将劳动课和永春香相结合,学习制作线香塔香、手作香囊以及香道表演,让学生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学香、做香、爱香。

“我们把劳动课跟香道结合起来,让孩子通过每周1节课的学习认识香的历史,把香表演出来、展示出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香文化的源远流长,传承香文化。”达埔中心小学教师黄慧玲说,学校围绕香文化,开发形式多样的课程,现在劳动课已经成为学生们每周最期待的一节课。

2021年6月,以永春香为代表的福建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永春香的主产区,达埔镇被誉为中国香都,而让香都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一支‘香’是怎么来的,对于制香行业人才的培养、非遗技艺的传承意义重大。”永春县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以来,永春县全面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警营活动,先后设立150个传习基地,聘请了纸织画、白鹤拳等代表性传承人为传习师,每周定期到基地传授。每年举办传习宣讲活动上万场,深入基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效果显著,反响热烈。

“非遗+展演”

传统文化“潮”起来

当非遗表演遇上年轻人喜欢的现场派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11日晚,永春县在香都广场开展“讲好非遗故事 守护精神家园”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用一场别出心裁的草地音乐会,吸引了许多年轻市民驻足围观。

活动中,舞狮、高甲戏、藤牌武术、香道表演、掌中木偶、白鹤拳等永春非遗元素,与永春籍歌手周杰伦创作的《青花瓷》《稻香》等现代音乐融合呈现,结合《千年非遗在永春》图文展、《永春非遗简易读本》免费赠阅、“在水一方”永春非遗现场演绎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年轻人心里。

“高甲戏、舞狮、武术等表演还挺有意思的,来亲身体验一下,以后可以更好地向周围同学、朋友介绍和弘扬我们永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刚高考完的林同学说,非遗将成为她上大学的另一种乡愁。

“文化自然遗产日是我们重要的节日,文化遗产对年青一代非常重要。此次永春非遗现场表演,就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融合在一起,能更多地接近年轻人。”永春县文化馆馆长周梁泉说,以文化为纽带,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

以线下展开、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永春持续开展“千年非遗在永春”图文巡回展、“在水一方”夜游永春小舞台等多场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永春非遗品牌全面打响。

“非遗+旅游”

文旅融合新路径

从小众到大众,从匠心守艺到活态传承,再到“非遗+”,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之下,非遗与旅游、演艺、研学等多业态的融合催生了“非遗+”的创新模式。

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总是能迎来一波接一波的小游客,各地的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了解非遗文化,亲手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据悉,中心设立了5个非遗文创体验馆,分别为纸织画体验馆、漆篮体验馆、老醋体验馆、陶瓷体验馆和香体验馆。

为发挥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优势,拓展全域旅游“旅游+研学”服务功能,去年12月,永春启动县旅游集散中心研学大楼建设。该大楼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配套设施,建设集非遗文化传承、研学旅游、文创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打造永春非遗文化“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在12月5日完成。

一项项非遗传承带给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体验,也让群众真切品味到非遗在百姓生活中的传与承。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成了展示文化的绝佳舞台和承载各类旅游产品的最佳场所。

近年来,永春县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非遗与旅游“联姻牵手”,通过整合资源、走进景区、活态展示,更好地释放非遗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同时也为永春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永春县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64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4项。“非遗+展演”“非遗+传承”“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民宿”……在一批又一批的示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村落、传习所、传承学校里,非遗以一种充满韧性和坚毅的业态出现,为非遗发展、传承、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颜彩虹)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版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观点
   04版:都市·社区
   05版:都市·民生
   06版:热线新闻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智汇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教 育
   13版:清源·刺桐红
   14版:文 体
   15版:军 事
   16版:看天下
打造“非遗+” 古韵焕新生
共享艺术盛宴 共谋产业发展
精准服务靶向发力
项目建设“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