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回溯漫漫来时路,一代又一代南安人发扬“爱拼才会赢、输赢笑笑”的精神特质,艰苦奋斗,造就了“全国百强”前列和福建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地位。站在新起点,南安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上下形成“唯有科技创新方能向上突围,唯有人才赋能方能走向未来,唯有质的突破才能迎来量的井喷”的强烈共识。
□本报记者吴宗宝 通讯员吴耀辉 陈伟鹏
新模式
构建科技人才招引“生态”
“科技人才创新中心启动,犹如一场‘及时雨’,解了南安的‘求才之渴’,必将为南安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在今年3月举行的科技人才创新赋能现场会上,南安科技人才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南安市委人才办负责人介绍,南安科技人才创新中心由南安市、深圳投石科技、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武汉中科先材四方共建,采用“一中心多站点”运营模式,下设“专家人才服务”“科技项目转化”“企业创新服务”三大职能部门,在技术、生产等领域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引进一批院士专家、硕博人才以及工程技术专家等高精尖缺人才,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
“传统铸件的生产,从工艺设计到产品落地需要30到40天,而基于3D打印的铸造7到20天就能交付。”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说道。
这是南安市依托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安市大力实施“人才+团队+项目”引才计划,携手海尔、五矿、共享等行业龙头,搭建一批现代产业园区、工业互联网等赋智平台,全面促进企业人才链、科技创新链和先进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
多路径
破译产业创新同频共振“密码”
以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发挥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在引育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研发能力等方面的功能,让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南安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2021年7月,南安市人民政府与华侨大学共同成立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后,研究院积极嫁接华侨大学优势科技、人才、创新资源,为石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水头镇副镇长、研究院副院长黄身桂表示。
目前,研究院聘用教师23名,有13名具有高级职称,18名具有博士学位,在培常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5名,为南安石材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多年来,南安市与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产学研全方位战略合作,推动在医疗、工程、规划、设计、文化等5个领域生成28个项目,促成上海大学南安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南安)绿色低碳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落地,成功汇聚高端人才、产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持续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层次,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南安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安将坚持把人才赋能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推动科技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和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全市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开辟南安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南安发展新优势。
项目巡礼
南安大手笔打造大型人才社区
筑“幸福港”
圆“安居梦”
“2000多名工人进场,几十台工程车来回穿梭,大型机械轰鸣作响……”这是近段时间,南安人才社区项目工地的繁忙景象。项目负责人介绍,19栋住宅楼同步施工,可提供1883套人才限价房,预计今年10月全面封顶、明年10月实现交付。
据悉,南安人才社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8亩,配建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江北校区、公办幼儿园,同步建设社区商业、邻里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项目3公里范围内涵盖南安市行政服务中心、成功国际会展中心、南安市医院新院区、南安一中江北校区,5分钟直达南安高速出入口,10分钟直达南安动车北站,20分钟直达泉州高铁站。
南安市委人才办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限地价、限房价、竞配建”方式出让,定制化、精准化对接人才生活居住需求。项目投用后,将满足人才事业发展与生活居住需求,提升新引进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