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突出“台”的属性,打造台资特色品牌,竭力打造台湾人才“共享福祉”“放飞梦想”“扎根融入”的“第一家园”,走出一条彰显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为打造“两岸融合发展主阵地、高新产业发展主战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吴宗宝 通讯员陈小亮
释放惠台政策“磁场效应”
这是一个成就人才的新区,这是一份“求贤若渴”的诚意。泉州台商投资区坚持多渠道搭桥引路,坚持靶向引才,畅通人才登陆通道,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人才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围绕人才需求敏感点,泉州台商投资区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工作若干措施》,引导用人主体、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等参与台湾人才引进,构建从人才引进到产业对接、激励保障等全政策链。同时,精准推出一揽子对台人才优惠政策,着力在行业标准互通、台企自主评价方面寻找“最大公约数”。
为畅通人才登陆通道,泉州台商投资区积极响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加速人才工作信息化、数据化建设,开发台胞台企登陆数据港、台胞台企投资导航仪等信息化平台,提供信用数据报告查询、惠企惠才政策直兑等“掌上服务”。
发挥产业项目“聚众效应”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泉州台商投资区科学规划工业设计创意小镇、文旅产业园、能源设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应用及智能制造等六大连片产业园区,建立台资主导产业信息库,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引资“路线图”,吸纳台湾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深化两岸产业人才融合。
其中,瞄准台湾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精密机械产业园等6个台商特色园区,靶向吸纳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累计引进高精尖缺台湾人才132名;瞄准“中国佛具文化之都”目标,加快海峡雕艺文化园建设,制定台资企业入驻优惠政策,吸引台湾籍雕艺企业及大师进驻。
产学研平台上,泉州台商投资区成功引进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等台资医疗企业,依托两岸专家团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新引擎,以企业为主体捆绑式引进台湾医疗人才38人。
用好服务激励“海潮效应”
打造掌上政务“亲清家园”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两岸惠企惠才政策“掌上办”;设立台胞医保服务中心,为在泉台胞便捷办理医保参保、缴费、报销手续;设立“海丝税务‘党建+’邻里中心”台胞服务站,指导台湾人才核准增值税留抵退税;组建“党建+人才”服务专员,为台湾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一项项富有诚意的服务举措,印证了泉州台商投资区积极优化发展环境,让人才“近悦远来”。
此外,泉州台商投资区注重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吸纳,举办泉台人才研修班、迎新春等活动,推动台湾人才荣誉参评,进一步增强台湾人才的向心力、归属感。同时,打造“福建台湾青年之家”和市级“人才之家”,积极开展两岸人才交流活动,着力打造闽台人才交流联谊阵地。
项目巡礼
泉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构筑台青创业
就业“新园地”
以产业引聚人才,用人才赋能产业。泉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引入台湾专业人才运营团队,制定“一园一策”扶持园区企业发展,在就业创业奖励、企业税收贡献奖励和人才引进奖励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
有政策“软配套”,也有“硬设施”。园区线上整合台湾高校、行业协会等多元化资源,建立“泉台人力银行”,为企业、人才和人力机构提供“云服务”,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便捷高效的网上交流服务;线下建设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为各类企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园区成立至今,已吸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家、台资企业12家,协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300人次、招引台湾人才18名,2022年被授予“福建台湾青年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