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在民间俗称“和尚谱”,记载该寺的法脉,对于研究清代的寺庙,有重要史料价值。更因为其收录了李光地的三篇诗文,并有弘一大师题跋,而更具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目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结合正在实施的《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二期),对《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进行数字化采集工作。
□本报记者 谢伟端/文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供图
(除署名外)
西峰寺建寺逾千年
法谱记载该寺法脉
近日,记者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看到《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高清扫描的图片。该书长34.7厘米,宽28.4厘米,厚8厘米,线装抄本,文物本体存在破损、虫蛀等病害,为永春湖洋西峰寺法谱。
西峰寺坐落在永春县湖洋镇南坑村齐云峰下,地处群山环抱之中,齐云峰山脉由北逶迤而来,三起三伏,直下西峰山,再起伏呈狮子状,左、右两脉形如虎豹、白象,南伏豹(俗称南山豹变)围环西峰天池(今建大型水库)。《泉州府志》《永春州志》均载:西峰寺建于唐咸通(860—874年)年间,为闽南千年古刹。相传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受五祖衣钵后南下闽粤云游至湖洋张山寨与清白村交界的飞莺洞,为郝洞主的儿子治愈麻疹,洞主感恩,民众敬重,留慧能大师在此地传授佛法,成后来此地兴建佛寺之因缘。至咸通年间,僧众因而化缘兴建殿堂,是为西峰寺,香火日盛。至南宋高宗年间(1127—1161年),扩建殿堂、僧舍、斋堂等十多座。南宋鼎盛时,有寺产田地山林数百亩,僧伽500余人躬耕自给。明万历(1573—1620年)间,西峰寺遭火焚,湖洋刘姓乐虞、心虞、辉荆三族贤布施田产,重修寺院,供养三宝。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年),西峰寺僧怀玺挂锡五里街吾东龙湖岩,重建岩寺,张瑞图题匾。清初,西峰寺法脉犹盛。清康熙(1662—1722年)间《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载,西峰寺的高僧共住持了包括安溪、南安、德化、厦门等地共20多所寺院。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西峰寺比丘觉长与怡山法师等出资重刊《六祖坛经》木刻本,现板藏福州鼓山涌泉寺。乾隆(1736—1795年)间,寺毁于白莲教。咸丰(1851—1861年)间乡人重建殿堂。同治(1862—1874年)间,寺院又遭回禄之灾。1936年刘姓族贤章炊从马来西亚蔴坡集资回梓,发动乡亲,重建殿堂1座。寺院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严重毁损。1997年,以港胞刘其吹为首的刘氏家族成员发起,按传统寺院格局重建。至2002年建成“五殿四楼”,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功德堂楼、客堂、钟楼、鼓楼,塑佛、菩萨、罗汉金身45余尊。尚有伽蓝殿、西峰塔、内山门、外山门、莲花池、阳山岩、玉山阁等项目正筹建中。
《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在民间俗称“和尚谱”,记载该寺的法脉。据其记载,清初刘氏樾坛,众义迎桃源丛桂庵主持,四十岁的通慧上人主持西峰寺,尊称仰寂慧公。仰寂慧公(1567—1628年)晋江北隅花园后林氏子,二十岁出家,礼丛桂庵桂寂公为师。仰寂慧公主持西峰,作务劳苦。衣食从疏,以勤教徒孙,以修法严徒孙,示众生。徒孙多达贤能慧者。为重兴西峰始祖,亦称一世祖。仰寂慧公有三位高徒,为西峰二世祖,分三房。长房怀玺玉公,法名明珏,主持小龙湖寺,称西峰长房小龙湖法派。二房慈云珣公,称西峰望仙法派,为西峰衍派最多之支。三房湛云玹公,法名明玹,主持丛桂庵,称西峰丛桂庵法派。三房高僧辈出,主持了安溪、南安、德化、厦门等20多所寺院宫庵,还分衍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
法谱辑录李光地诗文 记录锐峰和尚生平
《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为什么能和李光地产生关系,这主要源自一人——锐峰和尚。
据了解,《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首修于康熙十年(1671年),主持编修的人正是锐峰和尚。法谱载:“泰山岩慈云公受太史李在明先生请,付徒印衷住持,至雪樵失后,锐峰和尚受葆甫昆季二老爷请,住至癸亥年(康熙廿二年,1683年)重兴,经开堂二次,今付徒孙心谕住持,再修理岩及六和堂西方圣人等处完成。”明确交代了锐峰和尚曾住持过西峰寺。记者了解到,锐峰和尚又有太山和尚、泰山和尚、德林等各种称呼。除了住持过西峰寺外,他还住持过安溪湖头泰山岩,居住过安溪桃舟吴山寺。
如上文所述,锐峰和尚曾与李光地的二伯父李日燝招募勇士,营救过被土匪绑架的少年李光地。因此,李光地及其家族与锐峰和尚交情颇深。锐峰和尚足迹所到之处,留下许多与李光地相关的遗迹和故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该法谱续修,清溪湖山李健撰《续修西峰法谱序》。续修时辑录李光地关于锐峰和尚诗文3篇:《锐峰传略》《酬太山和尚见寄》《祭太山和尚诗》。
其中,在《锐峰传略》中,李光地主要介绍锐峰和尚的生平:锐峰和尚俗姓杨,少为儒业,家道中落后为僧。然后讲述他自己少年被土匪所虏,锐峰和尚出谋划策营救的故事。接着,锐峰“后居余乡之南山,闽乱时,危苦无聊”。之后,李光地又在文中回忆他与锐峰和尚参禅论道的许多故事。比如,李光地问锐峰,人与禽兽环复转生的说法是否可信,锐峰答道“不足问也,佛法所以观天地者,用心。”李光地赞赏锐峰和尚“语所言皆能发人心意。计度世事成败……甚有中机者。”同时,回忆锐峰和尚“尤喜与人奕,败则拂衣自笑”。最后,记录锐峰和尚圆寂的瑞相,“年八十五,晨起沐浴端坐而终。”
康熙十九年(1680年),李光地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占据台湾的郑经死,子克塽嗣位,朝中大臣都主招抚,李光地力举内大臣施琅平台湾。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五月,李光地乞假奉母归湖头,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还京。其间,康熙廿二年癸亥(1683年),锐峰和尚托李光地的四叔西岗(即李日熺)带信给李光地,信中内容不详,但从李光地《酬泰山和尚见寄》(即回信)诗句“千古人才著手忙”可以看出,他们所谈的应与收复台湾有关。同年,李光地还在湖头助锐峰和尚重修泰山岩。
《祭太山和尚诗》是锐峰和尚圆寂后,李光地写的祭文。在《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收录的三篇诗文中,李光地都尊称锐峰和尚为“师”,而在诗文的末尾都写“清溪李光地拜题”或“清溪李光地拜奠”,李光地对锐峰和尚的敬重之情跃然纸上。
性常偶然得之并整理 弘一大师为其题跋
《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首修于康熙十年(1671年),由五世祖锐峰和尚主持编修,李日燝(李光地二伯父)撰《西峰法谱叙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续修西峰法谱,清溪湖山李健撰《续修西峰法谱序》。
时光荏苒,弘一大师挚友性常偶然得到法谱,并加以整理、排定、装裱。弘一大师为《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题跋:“望仙古刹废圮已久尔,无性愿老人发心兴复。适于是时,在荒寺中获得望仙族谱古写本,时节因缘诚非偶然,谱册散乱,性常法师为之整理、排定,将付装池爰为记,其梗概云。岁次鹑尾正月南山律苑沙门正言,时年六十二。”书画家、鉴赏家、艺术史研究学者康耀仁先生在点评这段书法时说:“弘一大师六十岁之后,其经书、警训等书法,线条瘦而厚,行笔迟且拙。而手札笔记虽然保持第一特征,但行笔较快,线质随性。此跋既保留了上述两大特征,又略显率意,因而生动自然,无疑为研究弘一大师书法,拓展了认知范畴。”
据了解,性常法师是福建南安人,早年曾跟随会泉法师问学,后来与弘一大师相识,交往频繁。弘一大师自1930年于承天胎佛学社与性常法师相识之后,一直对性常法师非常器重,曾亲自赠送其一本《李息翁临古书法》。1932年12月,弘一大师从温州到厦门,独自乘坐人力车到了妙释寺,正值路途劳顿、疲惫不堪时,性常法师将自己的卧室让出来给他住,弘一大师写了《华严经》“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的长联,送给性常法师。
在弘一大师与性常法师的交往中,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性常法师请弘一大师讲律,恰巧弘一大师做了一个很神奇的梦,梦见有10多位长髯长者结席团谈法,就请求加入进去,然后坐在他们中间诵读了《华严经》谒一长篇,醒了之后,仍记忆犹新。于是弘一大师就对性常法师说:“余于夜阑得是奇梦,系居闽弘律之预。”这样,弘一大师就开始编《四分律含注戒讲义》;编完讲义后,他便开始讲律;讲完后,弘一大师特地写了“世尊涅槃时,兴起于大悲。集诸比丘众,与如是教戒。莫谓我涅槃,净行者无护。我今说戒经,亦善说毗尼。我虽般涅槃,当视如世尊。此经久住世,佛法为炽盛。以是炽盛故,得入于涅槃”的戒经偈,赠予性常法师作为初听律的纪念。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性常法师的护持似乎还是弘一大师决心在闽南弘法的一个因缘。另外,弘一大师对性常法师特别厚爱,还因为他发现其每次听律都极其专心致志,对所交与的功课、佛事也能圆满完成。所以,弘一大师不仅曾经给性常法师书“精进第一”的中幅,还特地赠了他“丰德”的别号。
此外,弘一大师更是应性常(丰德)法师之请,到安平桥头的澄渟院居住达一个月之久,其间曾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经,后辑为《安海法音录》。当时弘一大师与绅商学各界人士多有交往并以书法广结善缘,据考书写达300多幅,一时传为佳话。如今澄渟院门上仍留存当年弘一大师亲笔题写的石刻匾额“澄渟院”三字,署名“沙门一音”。
正是因为与李光地、弘一大师有这段美丽的情缘,《清康熙西峰法谱抄本》更具价值,目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对法谱正在申请鉴定珍贵文物。
相关链接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安溪湖头人。康熙九年进士,累官至兵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在平定三藩、统一祖国大业、治理河患等方面,有卓著贡献。康熙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
弘一大师,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根据名单,李叔同作品一律不准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