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那君
第一次走进潘祠村,莫名感觉腰挺得特别直。
那是1998年,我分配到德化县雷峰镇人民政府工作,潘祠是雷峰镇下辖村。乍一看,潘祠没有鲜明的特色,造型也不整饬,树木房屋平铺,显得有些毛糙。可当我手拿相机绕着村庄走完一圈,却在它的平淡中读到了诗意。一小花、一蒲草、一篱园;一串稻穗,一潭绿波,一面山坡;白墙黛瓦、翘伸飞檐、叠石流水……无论从什么视角看,潘祠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流光之感。
“潘祠的神韵,在于它的筋骨气节。”引路的退休老教师,指着一座叫盖云岐的山说:“千山万壑俱在胸怀,伟大与渺小凭尔参悟。”
这座山坳里的村庄,村边群山成屏障,村后群峰接踵,山水植物层层叠叠,大小屋舍依山而立,侘寂与安然中却觉生机勃发。年少的我当时悟不透老者话中的深意,只是频频按动相机快门,想着回去再细读潘祠。可是,面对拍下的众多照片,任凭我如何努力,都无法辨认和组合出潘祠的筋骨,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初见潘祠时腰挺得特别直。
直到2020年,一位外地来的同事,出资修建了通往潘祠小学的清心桥。她告诉我,潘祠的精神,潘祠的风雅,潘祠的气节都在一首乐声里。至此,生性迷糊的我才知晓,一位名叫罗浪的音乐人,用一生的乡愁,在天安门城楼前奏响了国歌。
罗浪,原名罗南传,生于潘祠村盖云岐角落。为避匪害,10岁那年随家人逃往马来西亚,青少年时期独自回国辗转在泉州、上海等地求学,1938年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抗日战争期间,参与抗日救国的家人惨遭杀害。自幼就显出音乐天赋的罗浪,决定以音乐救国,深入战争第一线,创作出一首首激人奋进的军乐曲。
在乐声里,罗浪多次回到生他养他的潘祠。他记得,站在家的庭院就可看到金黄稻田,也可看到身披绿装的盖云岐。盖云岐,比不上戴云山的巍峨雄伟,但葱翠挺拔,尤其是山上的鸟儿叫得特欢,早晚的晴空都传出动人的旋律。每每创作时,罗浪常会不自禁想起天籁中的鸟鸣和稻田边的虫吟,想起跟着爷爷和父亲哼唱的古诗文,还有村戏台边上的南音曲……罗浪说,是家乡的山告诉他,做人腰要挺直;是音乐教导他,男儿要有担当!
这位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音乐家,具备的已不仅是非凡的音乐才华,令人敬仰的还有他山一样的担当——开国大典前,面对阅兵式采用什么乐曲,有人建议用苏联阅兵音乐,有人主张按老规矩采用国际通用的德国典礼音乐,是他大胆提出用我国革命歌曲改编的军乐曲;庆典上,他开创性安排了十面大鼓、十面镲、五个小鼓,鼓励队友说:“哪怕天上扔炸弹,扔刀子,大家也要一动不动,坚决完成任务。”典礼开始,司仪宣布“升国旗”“鸣礼炮”,却忘记说“奏国歌”,等候了几秒钟后,年仅29岁的他,果断而沉着地举起指挥旗,在他做出起势下拍的刹那,共和国第一乐章应声而起;国庆60周年盛典排练现场,面对4000多人的合唱队,罗浪从轮椅上缓缓立起,腰杆挺得直直的,像60年前开国大典上那样为大家指挥;2015年7月,创作改编近200首歌曲,被誉为“奏响国歌第一人”的罗浪,跟随着他创作的《哀乐》,一起走向历史的天空。临终前,这位生活异常简朴的老人将省下的10万元积蓄,全部捐给潘祠……
今年初夏,离开雷峰近20年的我,再次来到潘祠。风还是那款风,微微习习;溪也还是那条溪,穿村而鸣;就连盖云岐上的不老松,还是原有的姿态。然而,潘祠大变样了,收拾得异常整洁有序,只见蝶鸟翔飞,花开点点,绿树挂果,一幅饱满状态。而最惹眼的,当属潘祠乡亲感恩反哺自行捐款建起的“罗浪励志馆”。许多人奔着它来,奔着樱花,奔着温泉,奔着竹海稻浪而来……潘祠空前地热闹起来,成了享誉四方的金牌旅游村。罗浪生前创作的一首首军乐曲,在流水和声中汩汩回响。
乐声中,望着溪中万物和谐的倒影,我则想着溪水曾经流走的岁月。抬头间,一片云从山巅而降,因胸襟而起。就在那一刻,我不自禁又把腰挺了挺。
乡村名片
潘祠
潘祠村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乡村振兴试点村、水土保持生态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泉州市第二批“乡村振兴精品旅游线路”。村党支部为“泉州市先进党组织”;“罗浪励志室”被评为首批“泉州市机关党组织党日主题教育基地”;潘祠片区“党建+”邻里中心被泉州市委组织部评为四星级“党建+”邻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