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版:环湾生活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7月1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上周,全球出现创纪录高温,我国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入伏之后,人们更应重视调节生活起居、日常习惯,从防暑、祛湿、防寒、适度运动等几方面,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直面高温
夏季高温,谨防中暑。(CFP 图)

本报讯 (记者许文龙 实习生洪钰颖)滚烫的路面,居高不下的气温,挥汗如雨的户外工作者……本周二起,时令进入三伏天的初伏。此时,调节生活起居习惯,避开一些养生误区,让身体能更好地适应高温,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是每个人在酷热之夏的必修课。

何况,今年的高温又与以往不同。上周,全球多个地区遭遇了创纪录高温,7月6日地球的平均温度达到了17.23℃,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我国也不例外,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4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确认,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对此,我国海洋气候方面的专家表示,到今年年底很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其发展过程可能将影响我国今年汛期的气候。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面对这样的极端高温天气,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做好防暑。”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刘德桓指出,暑为盛夏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伏天应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出门,不要长时间待在户外,户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注意劳逸结合。外出可提前准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伏天祛湿,必不可少。暑多挟湿,夏季炎热多雨,空气湿度大,容易因外感雾露、汗出沾衣、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原因而感受湿邪;此外,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躲在空调房内,或室内外温差太大频繁进出,容易造成蔽塞毛孔,汗出不畅,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引发暑湿病。饮食上可吃薏苡仁赤小豆粥、荷叶粥、冬瓜粥等祛湿食疗方;起居上应规律作息,避开潮湿环境;热水泡脚、经络按摩等,有助于气血运行、化痰祛湿;适当运动,能振奋、激发体内的阳气,促进湿气排出。

伏天也要重视防寒。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也不可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直接进入寒冷的空调房,否则会引发疾病;空调温度要适当,建议在26℃左右;吹空调时,要经常开窗,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换气通风;饮食要少寒凉,不要过食冷饮,以免引起肠胃不适、感冒、哮喘、鼻炎、咽炎等疾病。

运动要适时、适度、适量。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运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可根据个人体质和运动强度适当调节;不要剧烈运动到大汗淋漓,年轻人可以选择游泳、爬山、慢跑等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打打拳、跳跳舞、做做操;运动过程中,要记得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洪如龙介绍,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在天气炎热时采取外治法提升阳气,驱除体内寒邪,达到扶正固本、祛邪养生治未病的目的。临床上,“冬病夏治”主要方法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刮痧、熏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其中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的穴位贴敷(即三伏贴)传播度最广。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三伏贴并不是“万能贴”,而是有专门的适应症人群,且贴敷过程中存在诸多禁忌,操作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市民贴敷时应到有资质的正规医院,让医生根据体质及病症辨证施药。

(相关报道见第十八版)

3 上一篇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关注
   03版:时政·关注
   04版:评论·聚合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民生
   07版:都市·民生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产业
   10版:经济·财富
   11版:地方新闻/房产
   12版:地方新闻
   13版:综合
   14版:校园风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20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1版:宋元中国·海丝泉州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4版:宋元中国·海丝泉州
通过纪录片让全球观众全面了解泉州
直面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