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
划出区域,摆上椅子、书籍、报纸,提供防暑药品……7月4日起,浙江宁波地铁纳凉点开放,市民和环卫工人、快递员、外送员等户外工作者可前往避暑纳凉。今年,宁波地铁开放了鼓楼站、宁波火车站、儿童公园站、樱花公园站等换乘站、交通枢纽和客流较大的站点,总计53个纳凉点。(7月11日 光明网)
炎热高温来袭,不少城市已进入“烧烤模式”,宁波地铁开放纳凉点,为民众提供纳凉去处。不仅如此,每个纳凉点还要求专人管理、专人服务,同时加强巡查和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避暑纳凉舒适安全。
地铁纳凉点向民众和环卫工等群体开放,不仅要腾出很多的场所,还要派人管理,配备一定的设备,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表面上看是个赔本的买卖。但这种做法,是政府应有的姿态,体现了城市的温度。
白天,绝大多数人出去工作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孩子和老人。有的家庭只有一位老人,一个人在家,开空调吧,真的太浪费,如果不开,又热得受不了。这些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白天到纳凉点去,可以少开很多空调,节省不少的资源,对环境也是一种保护。另外,居民到纳凉点后,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一起读书、看报、下棋、聊天,不仅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愉悦心情,使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原先,一到大热天,很多人到商场等公共场所“蹭凉”的场景屡见不鲜。这些“蹭凉族”占领商场,影响了别人购物不说,更有损城市的形象。宁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多开放一些地铁纳凉点,特别是给一些户外劳动者和低收入的群体开放一些纳凉的场所,是一个十分温馨的做法。这也给其他城市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除了开放地铁纳凉点外,还可以开放一些地下人防设施、文体活动场馆、社区居委会活动场所、图书馆、城市公园等,想方设法为市民消暑提供最大的方便。
当然,一些纳凉设施开放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要划出相应的区域和范围,在确保城市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也保障纳凉者的舒适和安全。特别是一些人防工程纳凉点,要做好通风和除湿工作,防止因通风不畅和潮湿等伤了身体,更要防止由于措施不到位而出现安全隐患。同时,市民作为纳凉者也要加强自律,纳凉时不能赤膊,更不能在纳凉点赌博和大声喧哗,做到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从而让纳凉点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道文明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