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凌文彬
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凌文彬竹编坊负责人
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保护单位负责人
人生一甲子,挚爱情更浓。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凌文彬16岁开始接触竹编,至今已满60年了。他大半生创作了《古狮瓶》《牛瓶》《象薰》《鸡盒》《龟盒》等,件件栩栩如生,明暗纹理彰显了竹编独特的三维美感。
泉州竹编历经传统竹编、改良竹编和创新改良竹编三个发展阶段。凌文彬曾师从泉州著名画家李硕卿,传承创新李硕卿“改良竹编”技艺,使竹编技艺焕发了青春,作为创新改良竹编探索者,其创作的兽类和人物造型竹编艺术作品深受好评。
□本报记者陈智勇 文/图
竹编工艺品《小摇篮》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泉州传统竹编技艺历史悠久,竹编工艺品在宋代是畅销海外出口商品,20世纪90年代后期,凌文彬等在“改良竹编”的基础上,又创制出高级兽类和人物类新品种,进一步提高了泉州竹编的表现力和艺术品位。2007年,泉州传统竹编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竹编工艺品《小摇篮》可作祝新婚夫妇早生贵子的喜庆礼仪用品,也可用作家居摆设花篮。”凌文彬谈起这件作品有说不完的话题。《小摇篮》创作难度并不太大,回归到传统竹编,或许是经历多了,这件简单的作品成为他心中最爱。2018年6月,竹编工艺品《小摇篮》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获外观设计专利。
《小摇篮》根据我国传统的竹编婴儿摇篮(闽南语谐音“窝篮”)改编而成。即把原来放在地上的摇婴儿的大摇篮缩小为可以拿在手上、放在桌上的工艺品,实体长24.4厘米,宽14.8厘米,高20.7厘米。
“我们的先人世代都是从传统摇篮里保育出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婴儿摇篮如今已经不见影子了。中年以上的人,在他们的心底,还没有忘却传统摇篮。当他们想起传统的摇篮时就会想起家乡情、出生地和父母恩。”凌文彬说,前些年有许多华侨回泉时,将竹编工艺品《小摇篮》带到海外,无数海外游子不管走到哪个国度,始终不忘自己的“摇篮血迹”。
“前些年,我在市区西街遇到一个人从外省来,他问我甘棠巷面粉厂在哪里,我给他做向导。路上我问他,到面粉厂干啥?他说面粉厂的一间宿舍是他的出生摇篮地,是他的‘摇篮血迹’处,他要来拜谢‘摇篮母’。”凌文彬说,随着阅历加深,越觉得《小摇篮》是有根有魂的作品,由大改小的小摇篮,有了新用途,传统摇篮的文化在社会上就有存在的生命力。
古稀之年大胆突破创作《花木兰》
凌文彬半生坎坷,对竹编的热爱之情一直未改。1963年,16岁的凌文彬到泉州工艺美术厂做学徒,并慢慢爱上了竹编技艺,痴迷于传统竹编技艺的传承创新。由于竹子易腐、易蛀、易损,竹编工艺的局限性很大。改革开放以后,工艺美术厂关闭,中年失业的凌文彬并没有磨灭对竹编的热爱,空闲时分,他总是不停地钻研竹编技艺的流程改造和作品升级,用一双巧手,在李硕卿“改良竹编”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型编织技法。
2002年,凌文彬的努力得到回报,他的竹编作品逐渐在大赛上崭露头角,并不断获得专业展馆收藏。2008年,他被评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授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在泉州西街成立同名大师工作室,专注于竹编技艺的耕耘与传承。
2011年,凌文彬开始推动用竹编造美人计划。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竹编再细,看起来也是粗糙的,而美女的脸蛋是非常细腻秀气的,大家均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凌文彬虽近古稀之年,但创新精神一点也没有消退。他要用竹编造美人,起步就编一个女英雄——花木兰,其实他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想创作一个女性竹编形象,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已无数次萦绕心间。
“花木兰鼻梁的花样是‘小人字花’,眼珠的花样叫‘一起一落’,头发则是用‘大人字花’,脸部是‘六角旋纹隆点花’……”凌文彬如数家珍,竹编与雕塑技艺不一样,只有竹编脸部是编织结构的,具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美,令人心旷神怡。
凌文彬持续多年创作未完成的作品《花木兰》,整体高达2米多,目前只完成头部。这件近半人高的花木兰头像曾在中心市区展出,引起不小的轰动。《花木兰》作品全貌图早已绘制完成,如今已76岁高龄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早完成这件竹编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