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钦
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他每天能挣多少钱,仅知道他是东园镇后山村人,绰号“大头”。
他每天挑着近百斤重的货物,从家中出发翻山越岭一路叫卖,不辞辛苦地为山村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深得群众尊敬。“这几天怎么没看见大头呢?”若是连续几天没有听到他的吆喝声,大家就开始相互探听起他的消息,为的不是购买货物,而是一种牵挂。
“大头,又挑出来卖呀?”“大头,买一支锄头。”“大头,买一粒糖仔。”无论大人或者小孩,叫买也好,打招呼也好,张口一声“大头”,闭口一声“大头”。“哎哎哎”,大头一会儿回短音,一会儿拉长调,眉眼之间满是笑意,一副大大咧咧且满不在乎的样子。况且大头也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有时遇到熟悉的老婶老叔,他就把担子撂在一边唠起家常,东拉西扯漫无边际,越聊越兴奋,竟然把自己的生意都给耽误了。
大头兜售的货物零碎而丰富,犹如“移动小百货”,吃的、玩的、用的,琳琅满目,有我们家乡妇女专用的黄斗笠、花头巾、头饰,还有锄头、草耙等劳动生产工具,当然少不了小孩子的零食、玩具,以及男人们的红烟火柴。我爷爷抽着他贩卖的旱烟慢慢老去,我吃着他出售的2分钱一粒的糖果渐渐长大,村里的女人们购买头梳、胭脂、针头线脑,梳妆打扮、缝缝补补过自己的日子。大头做人很实诚,做生意很用心,深受客户信赖。一旦顾客有需要的商品,自己又没卖,他会悉数记在本子上,下次准会帮你捎带过来,从不食言,大家对他愈加喜爱。
当年时兴货物交换,农产品、废品换商品。货物交换可以多挣中间差价,大头却不为所动,坚持货币交易,大家很诧异,不禁问:“货换货不好吗?”“一担出一担入,很累。”大头说得在理,让人心生怜悯。于是,日后如果需要大头帮忙带货,首先考虑的是货物的重量,避免增加他的负担。大头每星期都要停一天去赶集采购进货,保证货源充足,确保正常供应。他天天早出晚归,挑着货担往返于崎岖的山路上,穿梭在村道巷陌中,吆喝叫卖,过着平实而艰辛的生活。
有一天,我回到家乡,在村口遇见大头在兜售。时隔多年,大头明显老了,白发稀疏,脸上满是皱纹,后背微驼,不过声音还是那般清亮,中气十足。我挨近跟他搭讪:“岁数多大了?”“老了。”大头非常轻松地脱口而出,让我一时无语,不好意思继续问下去,速即将目光从他身上转移到身边两个货筐上。货担还是以前的货担,只不过筐里堆放的货物很少,甚至有些已经是过时货。“余甘一斤多少钱?”我被一颗颗又大又圆的余甘果深深吸引住,顿时满口生津,当即买下一斤。想不到当年1分钱十粒的余甘,现在已经是论斤卖,价格涨至1斤十元钱,大头也从一个青春少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年迈老人,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大头一辈子以货郎担为生,吆喝着原始的声调。据说,大头现在家境殷实,子女均成家立业,在村里盖了一栋崭新的楼房。像他这么大岁数的人应该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可是他却偏偏不安于清福,而是继续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这其中必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劳动使人健康,适度劳作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健康地活着,才是美丽幸福的人生。
今年里,还没有听到大头清亮如曲的吆喝声,不知他在家乡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