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7月28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两岸家书揭开百年寻亲之路
谢清源秉承祖训接力寻亲,终于在2010年完成了家族四代人的心愿,实现两岸澄江谢氏宗亲分隔百年后的对接。
王云鹏在信中时常挂念父亲的身体
林尔嘉虽居住在厦门,但他与台湾板桥林氏的联系却未断,书信往来频繁。
从展览中不难看出,两岸寻亲的脚步从未停止。
许桂芬父子家书感人
1987年5月,“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在台北成立,要求“台湾当局”放宽两岸探亲政策,允许老兵返乡探亲。此举引发全社会轰动。
林硕卿的文集《春晖》盛满乡愁
书信是陈臻超与大陆亲人沟通最为重要的工具,仅其与二弟陈宜祥的来信就多达600余封。

一封封两岸家书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闽台民间故事。正在展览中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骨肉天亲 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上,家书和与之相关的文书、信件、照片、证件、图书、方志、谱牒、地契、票据等物共同展出,仿佛在开口述说着一段两岸的历史变迁。在这其中,有父之亲、母之慈、兄弟情、姐妹谊、亲友怀等的情感碰触,亦有乡音、乡戏、乡俗、乡味、乡情的交融共通。家书里的故事,也因为两岸心灵的契合而愈加动人心魄。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张筱 文/图

四代人百年接力寻亲

谢清源是晋江金井的一位民间藏家。1874年,谢清源的高祖从台湾回到晋江修缮祖厝和修整族谱,自此留在晋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谢家即与台湾的亲人失去联系,从此开启了百年寻亲之路。

海峡两岸家书特展上展示了一封1989年1月晋江谢必明(谢清源父亲)致台湾谢必胜的信件,信中写道:“吾祖尚有一系分支台南,乡村名仍为伍堡,民国卅年间,闻已有二千多人……台南市或台南县或台湾南部有否伍堡寮(乡、村)之谢姓,恳请吾兄待(代)弟族查访。”谢清源的父亲谢必明从未放弃对台湾族亲的寻访,但他数十年间的努力并未换来亲人音讯,所以寻亲的重担又转移到了谢清源的肩上。

从2008年起,谢清源秉承祖训接力寻亲,终于在2010年完成了家族四代人的心愿,实现两岸澄江谢氏宗亲分隔百年后的对接。同年,台湾宗亲谢彰倍寄来《谢氏大族谱》等资料,谢清源开始着手编修《闽台晋江澄江谢氏族谱》。谢清源跨越海峡艰难寻亲的故事,在海峡两岸传开。很多人开始找到他,请他帮忙寻找远在对岸的祖地与亲人,谢清源都热忱以待,尽力相助。自2011年至今,已帮助数十位台湾同胞找到“根”,圆了数千人的寻根梦。在他的带动下,海峡两岸的谢氏宗亲也热心帮助,共同建起一座“连心桥”。

2019年10月,谢清源开始在晋江着手创办家书乡情馆,希望通过一些老物件和海内外亲人间的老照片和往来书信留住乡愁。

书信往来

为后辈婚事牵挂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龙溪人林应寅携子林平侯赴台湾,在台北新庄开塾授徒,平侯之子国华、国芳迁板桥定居,繁衍昌盛。林家传至第四代,形成三大房,共同以“林本源”为商号,经林维源统管和发扬光大,终于发展成富甲台湾的五大家族之一。1895年,清政府被迫割台后,林维源举家内迁,定居于厦门鼓浪屿,留有林氏府、菽庄花园、八卦楼等建筑。林维源之子林尔嘉曾组建“菽庄吟社”,影响巨大。

林尔嘉虽居住在厦门,但他与台湾板桥林氏的联系却未中断。1913年,林尔嘉复信给侄儿林熊征,表达了对侄儿结婚的祝贺,同时也对侄儿在台湾建设中学一事表示支持和勉励。字里行间袒露对台湾亲人的思念之情。侄儿林熊征是板桥林家第六代人,台湾知名企业家,参与台湾教育事业,也是孙中山革命的赞助人之一。

另外,林尔嘉在致季商宗兄的家信中,交代季商转达儿子婚礼需要各房准备的礼品等事宜,并表示“多日未晤,驰系良殷。彼此均系世好,不必拘旧习也。”信中的宗兄季商,为台湾雾峰林家林祖密,此人曾追随孙中山进行护法斗争,开办工矿、农牧公司等进行实业救国,在闽南一带颇有影响。

林尔嘉的家书虽以谈论侄与子的婚事为主,但信中流露出的乡俗、乡味、乡情是溢于言表的。

时常挂念父亲的身体状况

王云鹏,生于1924年,泉州清濛人,属“台干班”学生队的成员。1945年,王云鹏抵达台湾后履职基隆市警察局,多次给在祖国大陆的父亲写信。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云鹏家书”共有9封、15纸。这些家书多写于1946年和1947年。

“然时以大人年高体弱,不胜系念,万望玉体善自珍重”“儿离乡已久,时抱远怀。至家兄之病疾,时以悬念。家姊相别将近十载,抱念殊深”“儿心地光明,无奈大人以往之训示,司法工作须以道德为基础,以法律做指针,良善百姓不至于冤屈,凶徒莠民亦难逃法网,讯办分明,处□适当,毫无糊涂……”王云鹏在他写给父亲的信中,除了时常挂念父亲的身体,希望他多加保重之外,还提到与他最亲近的家人、亲戚。在信中他还向父亲介绍了台湾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表达了对家人的质朴思念。

“云鹏家书”的可贵之处,即从亲人通信的角度,较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下,台干班成员在台湾的工作生活,尤其是他们与家乡亲友的往来互动与情感交流。这让我们在数十年后的今天,能够从细部了解当时的闽台社会与闽台关系。

不顾严寒高龄毅然返乡

林硕卿,生于1920年,祖籍南安金淘石境村顶新厝。抗战时期,林硕卿供职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48年前往台湾。林硕卿少小离家投军,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家中亲人一个个离世,林硕卿难抑悲痛的心却无能为力。到台湾后,林硕卿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撰写了个人文集《春晖》,里面皆是他对家中祖父母、父亲、母亲、妻小的深情想念,他只能以文字纾解自己的愁思,却是笔笔落泪、字字泣血。

“多少年来,梦回乡土,未尝稍释。偶在这里也风和日丽,景色嫣然,但转念:佳节良辰辜负,几重云隔,离情万缕,寸纸应难剖。春依旧,人空瘦。泪眼望湿衣衫透”,翻开《春晖》,这本仅有37页纸的薄薄小册子,承载了太多心酸、愁思与泪水。

20世纪80年代,祖国大陆与台湾恢复通信,林硕卿在与家中亲人通信的同时也获得了回乡探亲的机会。1980年,林硕卿汇款给祖国大陆的子女,建造了现金淘石境村的林氏宅院。1989年至2015年去世,林硕卿共返乡13次。他把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多次捐资支持家乡建设,先后捐资翻修南安市杏山小学,捐赠南安侨光中学教育基金,捐资铺设水泥路,捐资杏山村老年人协会等。他曾对家人说,要让故乡永远记住他“最精神的样子”。

2015年林硕卿在最后的家书中写道:“不顾虑严寒高龄,毅然束装就道,虽经家康劝阻,仍自‘青泉岗’起飞,抵厦已入暮色。”即使在鲐背之年,林硕卿仍旧不顾虑严寒高龄和医生劝阻,毅然踏上返乡之路。同年,在台湾去世后,林硕卿的遗照被送到了金淘林氏宅院。这次他不走了,他会一直陪伴着金淘石境村,陪伴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600余封家书道尽兄弟情

陈臻超,生于1922年,福州鼓山镇后屿一村人。家中五兄弟,陈臻超是长子。幼时的他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1947年,陈臻超前往台湾,1959年后赴金门任职,历任金门税捐处处长、地政所主任、金湖镇公所副镇长等职,直至去世一直生活在金门。从1949年起,陈臻超与祖国大陆亲人失去联系长达40年,然而血浓于水的亲情却从未消失在漫长的岁月中。

1989年,陈臻超通过朋友往福州后屿老家寄去了第一封书信,并成功与大陆亲人取得联系。时隔40年的书信,本应该诉说很多事,陈臻超的第一封家书确实寥寥数语,“兹托同乡投寄此信,问候家中安好。总之,别久念深,等待至今,望与家人团聚,籍慰思情于万一云。”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饱含着无限的思念之情。当年10月陈臻超便开启了祖国大陆探亲之旅,从青年离开到年逾花甲才得以重回故乡与亲友相见,此中心酸不言自明。陈氏兄弟对于彼此重逢,都十分感慨。二弟陈宜祥欣喜地写下《喜相逢》四首短诗,大哥陈臻超回金门后也写下《笑语欢声春满堂》随笔并刊印在《金门日报》上。

在恢复联系的20多年里,除了回祖国大陆探亲外,书信是陈臻超与祖国大陆亲人沟通最为重要的工具,仅仅是其与二弟陈宜祥的来信,目前可见多达600余封。从这600多封的来信中,可以看到陈氏兄弟之间深深的亲情。

作为长兄的陈臻超由于空间上隔绝,在父母过世时不能在身旁,在兄弟成长的阶段也未能给予帮助和指导,以上种种给他带来深深的亏欠感,重回祖国大陆后,他便立下三个心愿,第一个心愿是修祖墓,第二个心愿是重建祖厝,第三个心愿是帮助诸弟改善生活。这几个主题一直贯穿于20多年的信件联系中。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全力以赴防抗台风“杜苏芮”
   03版:全力以赴防抗台风“杜苏芮”
   04版:全力以赴防抗台风“杜苏芮”
   05版:全力以赴防抗台风“杜苏芮”
   06版:全力以赴防抗台风“杜苏芮”
   07版:评论·聚合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产业
   10版:经济·财富
   11版:地方新闻/房产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校园风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20版:环湾生活周刊·养生
   21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闽人智慧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泉”因有你
两岸家书揭开百年寻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