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泉州世遗”两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泉州古籍善本史记文献书籍展览,日前在鲤城区庄正故居展出。展览以声、画、文相结合的生动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品味泉州当年的人文积淀与文化盛况。□本报记者 曾广太 文/图
800余件珍贵展品
讲述泉州文化故事
走进展览区,文献书籍、名人碑拓、非遗手工等展品令人目不暇接,讲述着泉州文化故事,让观展者可以细细品味泉州历史底蕴与人文积淀的无限魅力。
此次展览以泉州地区清代、民国、近代、当代等各个时期古籍文献为主,共计800余本(套),其中既有民国时期泉州发行的报纸、市街地图、府志、县志、南音曲谱等文史文献,以及非遗系列、文史系列、革命系列和新华书店系列藏品,更有朱熹、张瑞图、庄俊元、黄宗汉、颜廷渠、李叔同等泉州名人书法碑拓。
展览展品众多,行走其中,感受书香馥郁,对于南音爱好者而言,更是值得一看。此次共展出近90本南音古籍善本,历史跨度从清代、民国到当代,既有手抄版也有印刷版,较为清晰、全面地呈现泉州南音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变化。
展览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6份早期泉州地面发行的报纸。泉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曾国思介绍,民国时期,《泉州日报》《社会大报》《青年导报》等泉州本地报刊活跃,且社址都集中在中山路,成为中山路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特别是《民声报》,它于1939年在石狮诞生,是泉州唯一对侨发行的侨报,其代办处也位于中山路。
展览中50余件新华书店系列展品同样吸引眼球。系列展品不仅有字典、书籍、徽章,还有小人书和CD,这些展品均由泉州收藏爱好者吴加增提供。“这些藏品中最珍贵是中国第一版新华字典和20世纪50年代新华书店图书义务发行员的空白聘书。”吴加增说,他从事收藏二十余年,对于泉州地方文史资料尤感兴趣。他希望通过收集整理展示泉州地方文史资料,让更多人了解泉州历史文化。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展览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鲤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分公司、鲤城文投集团、泉州市收藏家协会共同举办,旨在献礼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好文物资源,加深广大市民游客对泉州文化的感知和认可。
声画文相结合 提供全方位体验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数千年来,中华典籍文献世代相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泉州文化源远流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体现了闽南文化多元组合的交融性、兼容性和开放性。
古籍,虽然是框在书页中小小天地的静止不动,它内敛的呈现显得质朴无华,但是与古籍相对,就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无须言语,却能与之产生共鸣。
报纸,作为记录社会发展、见证时代进步的最佳载体之一,是历史的见证,因记录和收藏而始终有迹可循。老报纸更是包含着巨量的时代印记,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老报纸上的老广告、时事新闻,让你梦回当时的泉州古城,与那个时代的人们同呼吸、同感受。
拓片,作为棰拓脱胎于碑碣古砖瓦和青铜器等的纸质墨品,成了学人临摹观赏研究的案头艺术品。那原创性沧桑感及随之而生的国粹情味,彰显艺术特质,其内在学术价值与审美内涵的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地图,作为记录一座城市发展最形象、最直观的独特史料,用简洁的符号和文字,将泉州市近现代的自然和人文要素映象到时空的大背景下。
泛黄的书页、陈旧的物件,连接了截然不同的时代,是已知与未知的碰撞,是过去与现在的交流。
泉州收藏爱好者、活动承办方唐颂文化负责人陈来金介绍,此次展览以声、画、文相结合的生动形式,在展示和介绍的同时,适时穿插相关背景知识,力图从器物、知识、文化三个层面,还原清朝和民国时期泉州浓厚的文化氛围,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带领观众穿越古籍,品味泉州当年的人文积淀与文化盛况,从而激发自身传承文明、传本扬学的历史使命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不断增强。
我们无法挽留时光,只能驻足回首。但不是每一次的回望,都能看见来时的路。不过,在过往的熙攘中,却总能遗留些许带不走的痕迹,它们或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或栖息在文人的丹青笔墨里,恒久闪耀,永远流传。曾国思表示,希望通过泉州古籍善本史记文献书籍展览,用别开生面的形式,见证这些历史文献曾经的生命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