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时政·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8月1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创新 拼搏 分享 奉献
利郎男装:简约而不简单的企业智慧

从1987年3台缝纫机起家,到福建人结婚时标配的新郎西服;从1998年濒临倒闭,到陈道明喊出“简约而不简单”再度崛起,利郎一路领跑闽派男装。回首过去,利郎用颠覆式的变革以及永不满足的忧患意识杀出一条路子;而在未来,他们仍将直面各种未知与挑战。

□本报记者 庄丹丹 王宇静

果敢 自我变革领跑闽派男装

利郎创业的故事很传奇,在当地却又很普遍。

当家人王良星先生从一天收入0.8元的电焊工起家,辛苦积蓄一万多元于1987年买了几台缝纫机,雇佣了7个工人,在老房子里开始进入服装行业。20世纪90年代初期,利郎西服成为当时福建人结婚时的新郎标配。时至今日,上了年纪的福建人依旧记得那句利郎广告语:“给先生的情意”。

如果说1996年以前,是利郎的原始积累阶段,那么从2000年开始,利郎才开始向现代企业迈进。

2001年,经过认真的筛选,演员陈道明进入利郎公司的视线。利郎的广告词也堪称经典之作,“简约而不简单”“多则惑,少则明”“取舍之间,彰显智慧”,让消费者去品味追求自由、精致、淡定的简约主义式的商业态度与生活方式。

2002年,利郎率先提出“商务休闲男装”的服装品类概念,开启了中国服装行业品类战略的新起点。同时,将开发“简约不简单”的服饰产品作为利郎发展战略目标。

2020年,利郎再次按下年轻化“加速键”,正式对外宣示:利郎开启“新商务”时代。“国货自信新十年,一定要让Made in China成为世界的骄傲”……翻阅过往,敢于自我否定的利郎,几乎踩准了服装行业的每一次变革浪潮。越“改”越年轻,越“革”越有活力,总能走在市场前沿。

分享 三光与三不的用人智慧

把有着强烈自我否定意识的王良星,拉进企业家群体,毫无疑问是扎眼的。“三光与三不”是人们在讨论他时无法绕过的关键词。

“经历过这么多,我觉得钱只有花出去了才能尽其用,所以尽可能地把它花光、分光、捐光;集团的具体事务,能不知道尽量不知道,能不懂的尽量不懂,能不做的就尽量不做。”有大智慧的王良星,言下之意还有一句:“那样,该做的人就会自觉完成。”

肯放权和充分信任,会让员工更大胆地往前冲。在利郎,这种企业文化不是口号,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切实体会来的。正是这种以心换心,王良星早早实现自己的诺言,用行动兑现2004年“让员工先富起来”和要在利郎造就1000个百万富翁、100个千万富翁的惊世豪言。

奉献 打造高端人才社区

在充满艺术感的广场与道路上,铺砌的是老晋江人熟悉的闽南古厝,泉州安溪艺术家陈文令老师的《笑傲江湖》、雕塑艺术家安尼施·卡布尔的《凹镜》、艺术家蔡国强老师的火药作品《脱离重力》……当代著名艺术家设计的艺术品在利郎文化创意园随处可见,营造出工业元素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独具品味的时尚场所和设计氛围,室内设计大师梁建国先生在这里设计了加减咖啡厅,带来美的生活体验。此外,园区内还配备有目前晋江最好的港式火锅小红人,最好的日料、素食、意大利餐厅、德国慕尼黑精酿啤酒屋,让游客及利郎员工在工作之余有优质的生活配套、社群空间。

文化创意园不仅要用来展示利郎的品牌文化,更要为设计人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以投资未来的理念,尽最大可能投研发,尽最大可能培养人才,尽最大可能培育市场,为员工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毫无疑问,利郎文化创意园必将成为晋江乃至全国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观点
   04版:都市·社区
   05版:都市·民生
   06版:热线新闻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财富
   09版:经济·智汇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教 育
   13版:清源·刺桐红
   14版:文 体
   15版:军 事
   16版:看天下
我市已聘任350名
“校园引才大使”
每个工作室
补助10万元
聚焦重点领域
落实普法规划
助力古城“颜值”新提升
利郎男装:简约而不简单的企业智慧
本社6件作品
获一等奖
泉州大桥新标志石柱落座亮相
实施“123”工作法 推进综合交通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