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3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超600亿件,平均每月的快递业务量超百亿件。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预计2023年交易规模将达16.8万亿元。商务部5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5%左右。其中,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超20万个。中国物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凭借其数智化能力闯入国际,成为国际赛场上的强力抓手。
智能化物流是方向
过去十年,中国物流发展的速度飞快,年快递业务量增长18倍,且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带动无数产业链及行业上下游的加速崛起。物流的数智化发展成为这背后的“中坚力量”。
十年前,大促期间配送量级暴涨,快递公司曾面临“双11爆仓”的手足无措局面。如今,随着中国物流业数智化的发展,他们已经能从容响应从“618”到“双11”等各种大促期间的高需求。
据了解,2023年“618”购物节,菜鸟不仅通过包裹预售全面提速,还在全国三百多城实现“半日达”,最快做到分钟级送达。2014年,菜鸟上线的电子面单让物流信息的透明化、链路可追踪成为可能。在国际上,跨境电商逐步崛起,菜鸟搭建的一张数智化的全球物流网络也在不断延展。
业内人士表示,仓储物流自动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智能化物流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工厂和物流中心的“标配”,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双向发力寻求突破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物流市场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最大规模的物流市场。全国A级物流企业已超过9000家,中国物流50强企业收入合计近2万亿元,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纷纷涌现。
线上购物火爆、跨境电商平台订单暴涨,过去以集装箱为计量单位的货品,如今可直接对接海外消费者,交易变得高频次又小批量,中国物流迎来新机会和新战场。
数据表明,中国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中占据近四成比例,且仍在快速增长。业内一致预测,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中国跨境电商迅猛发展,中国势必会孵化出自己的国际快递巨头。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仲泽宇认为,跨境电商应从内外双向发力。向内而言,要建立供应链最终的竞争机制。向外而言,一是单个企业向海外市场拓展要逐步转向抱团发展;二是做好本地化文章,能否在海外扎根才是关键;三是寻求新的增长点,在中东、中亚、东盟等地区寻求跨境电商发展的新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际竞争合作关系复杂,不确定因素诸多,中国企业需要善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做到“跳出中国看中国”,以“全球性”眼光驻足世界。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