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5月29日

端稳饭碗,才有稳稳的幸福

□黄祖祥

据本报报道,经泉州海关“绿色通道”快速验放,泉州聚富果品有限公司一批25吨永春沃柑近日顺利出口马来西亚,为2023—2024年永春柑橘出口产季画上圆满的句号。本产季泉州海关共监管出口柑橘5.7万吨,同比增长53.8%,创近三个柑橘产季以来新高。近年来,泉州在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基础上,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助力特色优势农产品食品“出海”,让农民腰包更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国人对“吃”有着特殊的情结、深厚的信仰,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创造性提出并探索实践大食物观。30多年来,福建干部群众在大食物观科学指引下,爱拼敢赢、精益求精,把“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粮食生产地理劣势,“点化”成农业资源多样性的“金不换”比较优势,“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充分展现了大食物观的实践力量。

从曾经认为“粮食就是禾本科作物”的狭隘理解,到如今“粮食即食物”的新观念,大食物观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但“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核心理念从未改变,也不能改变。

在新时期,面对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仍存在的较大不确定性,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广泛开发食物资源来对冲主粮“卡脖子”危机,仍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对泉州来说,坚定不移践行大食物观,就要时刻盯紧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做到既管“饱”更管“好”,用心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和幸福”。

践行大食物观,初心宗旨在民生至上、服务民需,把“小饭碗”做成“大民生”。大食物观是关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民生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满足老百姓日益精细化、多元化的食物与营养需求。泉州各地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就要及时掌握、主动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不断开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品种,让老百姓不但吃得饱,更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践行大食物观,核心要义在因地制宜、求真务实,把“土特产”做成“大文章”。大食物观是关系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推进的发展观,对不同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域来说,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泉州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放大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统筹中,精心打造晋江紫菜、永春芦柑等更多“拳头”产业,让老百姓的餐桌更丰富。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泉州还应充分发动民间资本,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向适宜区集中、向产业园区集聚,打造更多“数字植物工厂”,让食物品类更丰富、品质更有保障。

践行大食物观,突破关键在自主创新、科技为王,把“创新力”做成“竞争力”。大食物观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安全观,只有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良种和渔业良种,才能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以胡萝卜为例,长期以来国内胡萝卜杂交种子存在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泉州首家种子企业福禧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蔬菜所方志远院士团队合作,自主研发出拥有“中国芯”的胡萝卜“禧红202”,有力扭转高成本、高风险、低议价权的产业境况,为晋江胡萝卜产业发展开辟出广阔天地。泉州各地要在“两高一优”农业上下功夫,持续研发新技术、推广好品种、扩大优质品,以自主创新赢得发展空间、安全空间。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放眼未来,践行大食物观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我们要在敬畏自然、合理有序的基础上,用大食物观“点石成金”,在更大范围、更广地域,将山海林草“点化”成更多的“森林粮库”“海洋粮仓”“工厂粮田”,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为老百姓增添更多稳稳的幸福感。

--> 2024-05-29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3416.html 1 端稳饭碗,才有稳稳的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