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一个听上去宏大庄重的词汇,因社会的不断发展,被赋予了别样的含义。以往,文化要继承、技术要继承、家业要继承;眼下,我却预见了一个平淡而又终会面临的继承,那就是手机中的家族群。
我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群名是常见的“××大院”,群里不乏像我一般年纪的后生家,但我们多不发言,只有过年抢红包时活泼一把。对老一辈来说,私信不知道发给谁,朋友圈又用得不甚熟练,家族群便成了他们分享生活的最好去处。吃的饭,做的事,路过的风景都能成为他们分享的内容。不论是出于同辈兄弟姐妹的情谊,抑或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下边也会有文字表情的回复。至于群主,身为小辈的我,远离家乡,也不具备统筹组织这个大家庭的能力,群主的位子当然是轮不到我,也不会有人争坐这个“宝座”。最后大姨担起了这个“职务”。这里一日不足十条的讯息,却无形中将一家人聚拢。
十年前,微信并不发达,对于我一个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更为陌生,大家联系所依靠最多的还是电话。那年大年初二,鞭炮齐鸣,奶奶却沉沉睡去,再也没醒来……我第一次触及死亡与分离,难过又麻木。懵懂又无知的我,曾给她打过电话,那是一部红色的翻盖手机,不知被收到了哪里。我当时只相信她一定带在身边,带到了天上。后来那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我想,百年后,这家族群也许不会像那串号码一般消失,但到那时,群主恐怕已经易主好几人了,我是不是也会成为他们口中“迂腐落后”的祖父。随着群内人数不断增加,在里边说话的人早已大不相同,可能已是我的几辈之后。群里,记录着所有人进来的先后,想必排在最前面的那些人,再没发过言,头像也再没变过。像是历史,像是过往,又重复一轮,一个家族便这么继承下去了……
就像这春天的草木,总有新芽从落叶深覆的泥土中探出,努力生长。
四月的清明节,由于疫情封闭在家中,无法前往墓园扫墓。以此文表达对过往亲人的怀念。
(作者系泉州实验中学高二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