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爱好者小黄和朋友在市区某旱冰场玩轮滑时,突然脚底打滑,整个人摔倒在地。摔倒后,小黄左手腕部明显变形,戴着朋友简单制作的固定装置,他前往泉州市正骨医院整复科就诊。经接诊的王振盛副主任医师检查,结合X光片,小黄被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折”。在予以手法整复复位和传统小夹板固定之后,小黄的骨折处恢复良好,1个月后基本痊愈。
近年来,参与轮滑和滑板运动的年轻群体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无论是轮滑或者滑板,要在滑行中保持平衡都不容易。如果滑行中重心控制不好,很容易摔倒或者发生碰撞,滑行速度越快,受伤几率越大。
玩轮滑滑板哪里容易受伤?王振盛介绍,在参与轮滑和滑板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一般容易受到以下三类损伤:一是骨骼关节损伤。由于滑行速度过快或者遭遇意外碰撞,身体遭受强烈外力冲击,超出骨骼与关节耐受的程度,就容易发生突发性骨折,最常见的就是腕部骨折,由于人体自然的反应,突然摔倒时,人为了保护头部等重要器官组织,下意识的就是用手去撑地,造成了腕部骨折。二是肌肉损伤。如果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肌肉拉伸不够,运动时肌肉过度紧张,运动后没有充分休息恢复,都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最常见的是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腓肠肌(小腿后侧)、肱二头肌(上臂前侧),以上部位易产生代谢产物乳酸堆积,出现局部酸痛无力的症状,一般休息几天即可恢复。三是半月板韧带损伤。轮滑和滑板运动也有如足球、篮球同样的急停、急转,这类动作容易造成半月板和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在此,王振盛提醒大家,如果在运动中意外受伤,24小时内可先遵循 “POLICE”(警察)原则进行处理:
Protection(保护):即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
Optimal Loading(有限制、适当活动):有利于减轻疼痛、出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Ice(冰敷):及时冰敷可减少出血,缓解疼痛。
Compression(加压):加压可以限制患处进一步肿胀,切记不可过紧。
Elevation(抬高):将患处抬高,利用重力来促进组织液回流,减少受伤部位肿胀。
另外,在受伤后还可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器材或者物体(如木板、树枝或其他物体),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的固定,保证患者的骨折端不发生二次移位。
当然,“POLICE”原则只是运动现场的简单处理措施,如果有外伤出血不止,明显的肿胀疼痛甚至骨关节畸形,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如有怀疑脊柱或颈椎骨折的伤者,建议马上拨打120,避免不专业的搬动导致二次伤害。□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