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日,有网友反映收到了来自中国移动浙江的一则短信,短信内容显示,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为防范境外电话诈骗,浙江移动将默认关闭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中国移动浙江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事属实,公司正通过短信形式分批次通知客户。若用户要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需发送1219至10086进行确认登记。
这一举措在互联网上引发讨论,有人称之为反诈“硬招”,也有人认为这是因噎废食,还有人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本期嘉宾:戴先任 郭元鹏 张贵峰
打出反诈“先招”
□戴先任(职业撰稿人)
近年来,电信诈骗成了社会治理的“痛点”和“难点”。比如一些诈骗犯罪团伙盘踞于国外,让人防不胜防,也加大了警方打击的难度。为防范境外电话诈骗,浙江移动将默认关闭接听国际电话,就是有的放矢。不仅是浙江,河南、江西、辽宁、贵州等多省,都实施了类似举措。
默认关闭接听国际电话,堵住电诈犯罪的“来路”,有利于防范电诈犯罪,有利于保护公众财产安全,也能让公众免受电诈骚扰。要打击电诈犯罪,就需要多打出一些这样的“先招”“实招”“新招”,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魔高一尺,就要道高一丈。当前诈骗犯罪分子手段不断翻新,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电诈犯罪的打击力度,升级监管手段,对电诈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要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同时,也要加大反诈宣传教育,让公众能够提升防范意识等。
惟有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堵来路、断去路,形成全社会力量,对电诈犯罪形成合围之势,割掉电诈犯罪这颗“毒瘤”,从而才有利于维护好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应变成“可以选择”
□郭元鹏(职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需要“国际电话接听功能”的。这样情况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无论是“默认关闭”还是“选择关闭”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国际电话接听功能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电话功能的阑尾”。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人“接听国际电话”是刚需。比如做外贸生意的商人,比如家里有人在国外生活学习的人。当电信部门将“默认关闭国际电话接听功能”直接上线的时候,带来的影响是不小的。因为是“直接默认”的,还没有“及时通知”,会导致一些电话打不进来,可能会错过重要的电话。
关闭“国际电话接听功能”不应该是“直接默认关闭”,应该设计一个“选择关闭”的页面和按钮,将这个“选择关闭的功能”广而告之,让“想关闭接听功能”的人,自己在手机上进行设置,让他们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固然,电信部门也设置了“发送1219至10086进行确认登记”的权利。而问题在于你是“直接默认关闭”的,而且事前没有做到“及时告知”会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有的地方规定,必须到营业厅现场才能“开通国际电话接听功能”,这无疑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毫无疑问,“默认关闭国际电话”,防范电信诈骗不能因噎废食!是否“关闭国际电话”,理应把选择权交到用户手里,且别给用户带来烦恼。
需多方全面发力
□张贵峰(职员)
长期以来,电诈犯罪之所以屡禁不绝、甚至泛滥恣肆,除了因为一些“诈骗犯罪团伙转移到境外”,实际上还在于,在更基础的电信管理层面,仍存在一些漏洞、短板。
比如,“手机实名制”就一直并没有做到真正100%的实名。现实中,依然存在不少非实名的、专司诈骗的手机号码。近年来,由移动转售企业、虚拟运营商所经营的手机号段助纣为虐,正如此前央视报道的,“170、171手机号段已成为电信诈骗重灾区,其中,44%诈骗短信通过170、171号段发送”。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主要由移动转售企业通过网络渠道发售的手机号码,一直普遍存在十分严重的管理把关不严问题,为这些垃圾诈骗信息的传播泛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实名制仍可买到”。
再如,一些电诈犯罪分子,事实上也不难利用网上改号软件,随意更改拨号显示号码,进而凭借虚拟拨号方式,轻松隐藏真实身份,最终实现电诈犯罪。
很明显,即便堵死了“境外”渠道,犯罪分子实际上仍然同样可以通过这些漏洞,继续实施电诈犯罪,不仅让人防不胜防,同样也会增加打击难度。有鉴于此,要想实现有效治理,不能过于依赖像“默认关闭境外通讯功能”这种单一方式,还要在“落实手机实名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发力,堵死一切可能被电诈犯罪利用的漏洞、短板。
特别是,对于出于一己私利、事实上为电诈犯罪分子提供便利的电信网络运营商,同样也要强化追责。否则,单单通过关闭国际电话功能,恐怕也只是头痛医头,达不到打击犯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