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书法批评界盛行美颂之风。美颂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它由历史、世俗人情关系、精神需求等共同构成。对于美颂,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拒绝,这是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之一。现今社会关系的复杂和不少人功利心的与日俱增,使人们都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说话前都掂量着利弊,不会随意评论他人,更不用说批评指正了。因此大家说的基本都是恭维赞美之词,美颂之风盛行。
当代书坛不少人讲究创新,另辟蹊径搞创作,各种形式花招层出不穷。如果创作者以古为鉴,不搞太大的跨步,或许批评者还是可以较自信地指出其创作的问题,提出观点。但是,各种新奇甚至光怪陆离的形式的出现,有的批评者开始跟不上最前沿的“创作理念”。对现今的创作了解不深,也就不敢轻易提出观点进行批评,说话更加谨慎,留于表层评价,甚至避之不谈,他们担心批评新奇的创作反而会被其他人批评为“老古董”“不懂创作”,以至于批评者日渐稀少,对现今书坛的创作不敢轻易评论,有也是提出赞扬和恭维,助长了美颂之风。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热衷于对当代书法创作提出批评。诚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的批评家,能够针砭时弊提出中肯的评价,但这些不在多数。而更多“勇于”发声的,也许有很大部分人是当今所说的“键盘侠”。他们中不乏有一定书法素养之人,大多混迹于各种网络平台,躲在网线后发声。抓住某一个问题或现象,大谈特谈,越是大家赞扬的越要批判,借助网络的发酵和传播,使看客们误以为这就是书法批评。极端的书法批评误导了大众对于书法和书法人的正确认知,或许他们中有人试图纠正美颂之风,但却落入了另一个极端。
品评书法作品时,常见套用其他人的话来品评。一个原因就是判断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书法涵养和涉猎。专业性和学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不苛求能“引经据典”,但也要让自己的批评有理有据。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的积淀,才能全面地看问题,深入地鉴赏一幅作品。如果没有足够积淀,无法深入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只能泛泛而谈,评论便流于表面。现在有些批评家便是这种情况,看什么作品都觉得好,在批评上只是浅浅地谈及墨色、结构、章法等,对深层次的如作品的风格气象、给人的感受等,就很少提及。
在现实利益的压力下,批评家们要明确立场,不被诱惑和舆论压力所动摇。当然对于不同经历学识的书家,批评的语言和方式又是不同的,让批评如微风拂面还是寒刀刺骨,这全在批评家们手中,这是一门学问。正确的态度,合适的方式,双赢的结果,这是书法批评的妙处所在。
美颂之风如春雨让书家笑颜常开,却带来杂草横生,无利于书法创作的百花齐放,书法批评家们需要提高素养,摆正态度,摘下沉重的枷锁,重新面对书法批评。
(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