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发挥廖俊波、孙丽美、潘东升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泉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人物集中宣传活动,推出一批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社会做好事”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们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生活品质、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本报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连江淮
办实事 惠民生
不分昼夜,不惧风雨,奋战在农村社区、大街小巷,积极开展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筑牢安全防线,时刻守护大家的健康与安宁……他们,是“村居工作者”。
“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顶!”安溪县凤城镇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秋芬始终紧盯群众的头疼事、烦心事、闹心事,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多件。其中,针对辖区中兴路一遇强降雨便积水严重,严重影响安全出行的问题,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周边楼盘开发商制定解决方案,完善排水设施,解决居民心头之患。同时,努力推动新加坡花园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使其从“脏乱差”小区蜕变为“洁净美”的美好家园。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要突出一个“实”字。
在惠安县螺城镇,北关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卢怡玉积极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工作,创办全县首家社区党校,成立社区党建共驻共建联席会,谋划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她主动协调整合驻区单位资源,配套党员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薯花文明小站、红色教育展厅、百姓书屋、绿色网吧、党员议事厅、儿童之家等功能平台,完善了以“人、地、物、事、组织”为核心的党建“经纬网”,建立起集党员教育管理、党群服务、群众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疫情的“倒春寒”,挡不住冬去春来的脚步。每一场战“疫”胜利的背后,是一群医务工作者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他们积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风里雨里穿梭在社区、村庄、企业、学校、医院、隔离点等场所,夜以继日同病毒“赛跑”、与疫情“较量”,展现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医风。
流调溯源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流调队员是名副其实的“病毒侦探”。作为市级现场调查处置组组长之一,疫情期间,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行政综合党支部书记黄彩虹化身为多面手,穿梭在危机四伏的疫点、隔离区,近距离面对阳性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精准记录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快速科学研判和管控密接、次密接人员,快速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并抽丝剥茧查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理清传播链,依法科学制定每例阳性感染者的防控策略,助力我市高效有序防控疫情。
“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滴汗水都有价值!”刚参加完一场战“疫”,泉州市中医院肺病科陈美莲主治医生说道。近两年,她多次奋战在抗疫一线,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帮扶提升中医诊疗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周边社区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的思想引擎。
解难事 促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项目,就是促发展。
眼下,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些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的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项目攻坚人”,他们以身作则、无惧风雨、夜以继日,攻克项目难题,确保顺利推进。
“要以一名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自己!”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石狮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蔡加艺坚持做到对外协调问题在一线,及时发现问题马上处理,对内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项目管理措施,有效保障项目按节点顺利开工、建成。近两年来,有效解决了特步港口大道设置出入口、九牧卫浴项目污水排放管道建设等40多个问题。
城厢镇是安溪县“一核一辅多带”县域发展新格局的核心区,也是安溪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近年来,城厢镇人大主席谢晓锋敢于攻硬项目、啃“硬骨头”,展现了一名基层干部的硬担当。其中,优先解决项目征迁安置难题,组织完成富源小区、祥和花园等2个安置小区147户回迁选房工作,协调解决德宏花苑920余户办理不动产登记证问题,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在“我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从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出发,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在融资、减税降费、优化服务、市场开拓、政策帮扶等多个方面齐发力,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企业帮扶人”。
疫情,影响着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渔业是峰尾的主要产业,渔获销售刻不容缓!”市发改委综合规划(区域经济)科副科长、挂职泉港区峰尾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钟华辉引导船东、企业采取线上、线下销售“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既保障了渔民经济收入,又稳定了海鲜“菜篮子”供给。同时,为扎实做好经济稳增长,钟华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农村自来水改造提升、一级渔港停车场、乡村振兴示范村、峰尾健身步道等多个项目累计获得补助2050万元。其中,峰尾健身步道今年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960万元,建成后将为民众提供一个休闲打卡运动的好去处。
做好事 展形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开展“我为社会做好事”实践活动中,我市基层政法干部队伍当好群众“解忧人”、重点人员“指路人”、法律知识“传播者”,用脚步丈量责任,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严肃执法,永葆共产党员和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在群众的眼里,他们是“平安守护人”。
石狮市凤里街道大仑社区地处旧城区,治安情况较为复杂。作为该社区民警,凤里派出所民警邱银树坚持用“脚底板”丈量社区、掏“心窝子”服务群众、下“笨功夫”攻坚克难,守护平安、服务群众。他多方借力新建背街小巷的视频监控资源200余路,实体运作“平安合作社”融合治理平台,协调完成镇中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协助落细社区防疫责任,屡获社区群众点赞。
“努力让群众更有公平正义获得感!”这是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洪秋凉的初心。近年来,她与同事一起推进“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和法律援助进乡村等“七进”活动,让更多弱势群体知晓法律援助、获得法律援助。其间,她参与推动的市法援中心“互联网+”法律援助和法律援助异地受理协作机制,在全省属首创,获得福建省司法厅推广。
“守护文化瑰宝,讲好泉州故事!”近年来,我市“文化传播者”热心于基层文化建设,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出贡献。
作为全国文化旅游能人和泉州市惠女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泉州海之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梅霞,以客栈、风情园为契机,组建农村惠女模特队,穿上传统的惠女服饰,通过在海边劳作、种植农作物、绣花、洗衣服等方式展现惠安女日常的劳动场景,让摄影家、画家、游客将镜头、画笔聚焦惠安女,既弘扬惠女精神,又带动了惠女创业增收。
点点滴滴暖人心,丝丝缕缕见真情。当好群众身边“热心人”,他们积极参与“我为社会做好事”,以雷锋精神为引领,用一抹抹“志愿红”温暖这座城市;他们深入基层一线帮助弱势群体,用心用情传递社会正能量……
“爱、陪伴、服务保障,永不止步、永远在路上!”泉州台商投资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饶文福坚持公益事业20多年,为群众办了400多件实事,让3000多位困境群众受益。他以扶老助残助学和拥军爱军志愿者领头人的名义,组织1万多人次志愿者,帮扶3560位困难老人、残疾人、孤儿以及退役现役军人军属,开展486场次公益活动,筹集社会爱心资金和物资合计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