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泉州持续降水,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外湿的环境容易增加体内湿气,长此以往,可化为内湿体质。俗话说“湿气不除百病生”,若湿气过剩,可引发多种身体不适。对此, 中医专家表示,健脾祛湿是此时的养生重点。
体内湿气是怎么来的?体内湿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外界潮湿的气候,空气中的湿邪进入人体,体内多湿。二是人体脾虚产生内湿,由于脾胃虚弱,对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够很好消化吸收,导致堆积在体内生成湿气。中医说,脾虚生湿气,而湿气重又会加重脾虚,形成恶性循环。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原所长、中医主任医师苏齐认为,解除或减少“湿邪”对机体的伤害,要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加以调整。
饮食清淡:多吃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特别是远离烧烤食物;少吃甜食;少饮酒;补充蛋白质和少量的瘦肉;多吃些排湿气的食物,例如红豆薏米汤、冬瓜汤等,都有不错的排湿效果,一定要注意坚持。
适当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每天至少保证1500毫升,也就是3个矿泉水瓶的量。
多动排汗:要想去湿气,还要动起来。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的方法。体弱、有慢性病的人,要量力而行。
背部刮痧散热祛湿:其实人体肩背区域是最容易受风的部位,这个时候可以接受背部刮痧治疗,这样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艾灸祛湿补阳:艾灸治疗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祛湿方法,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尤其是在气候潮湿的季节,经常艾灸对身体有很不错的保健功效。
保持室内干燥:家里如果太潮湿,可以买来吸潮袋、吸潮盒甚至除湿机,也可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保持室内干燥。 □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