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旅 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6月1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县后街:巴金曾在这里与好友畅谈
扫二维码,赏老街巷中的老泉州。
“泉州劫狱”旧址(王柏峰/摄)
县后街50号泉州实验小学,是百所中国名校之一,也是原泉州卫生学校的旧址。
原泉州监狱的一角,如今已不存在。(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供图)

巷遇档案

泉州市鲤城区县后街,西起新厝巷,北抵模范巷,因位于原晋江县古县衙的后街而得名。

县后街位于泉州自古以来的衙署后,许多官员置宅于此,附近学校、庙宇众多,周围还有中山公园、威远楼、小山丛竹等著名景观场所。

县后街人文荟萃,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巴金先生曾在这里与好友畅谈,革命先辈曾在这里英勇劫狱。

□本社记者 王了 文/图(除署名外)

(稿件来源:泉州网 泉州文旅集团)

惊心动魄的泉州劫狱事件

在泉州市鲤城区县后街上,有一块“泉州劫狱”旧址碑,诉说着70多年前此处发生的一起震惊八闽的劫狱事件,5位地下党重要干部成功获救。

生于1925年的傅维葵老人,祖籍南安,早年就读于集美水产学校,是当年成功越狱的5位地下党员之一,虽已97岁高龄,但耳聪目明。他在家中讲述了当年惊心动魄的5分钟。

国民党曾有一座泉州监狱位于市区东街北侧,南临东街,北面县后街。1947年后,地下党重要干部施能鹤、傅维葵、王新整、林泗泰、霍劲波等先后被捕,被囚禁在这座监狱中。

“当时在监狱里吃的是地瓜之类的粗粮,勉强可吃饱,我们在狱中不忘锻炼,等待机会来临。”傅维葵老人回忆说,当年泉州监狱分新旧两个监狱,四周是高墙,到处是拿枪驻守的国民党军、警、宪、特,戒备森严。1948年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许集美指派晋南工委书记颜嘉祥和泉州城区党组织负责人许东汉具体负责劫狱工作。中山路都丽照相馆老板史其敏(中共地下党员)利用“照相馆老板”身份,拍摄了大量侦察照片,供劫狱参考。1948年6月28日晚,参与劫狱的同志利用放风时间,在监狱后墙与牢房屋顶间架了一座竹梯,用先前探监时约定的信号,朝放风的院子先后扔下3颗小石子,5位同志通过竹梯,顺利跳出外墙,用时不到5分钟。这时,看守主任发现情况,边跑边喊:“犯人跑了,快追!”游击队员朝他打了两枪,吓得他转身不见了。大家随后进入县后街,往中山公园方向安全撤离。就这样,一张竹梯、两发子弹、三块石头、五分钟,一场振奋人心的“泉州劫狱”成功完成。

见证泉州现代医学史的学校

县后街50号泉州实验小学,是百所中国名校之一,也是原泉州卫生学校的旧址。

据泉州地区近现代医学史研究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黄方主任介绍,泉州医高专有两个前身,其中最重要的前身是1934年5月泉州惠世医院(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办的惠世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原址在裴巷41号,现仍有部分旧校舍遗存,属福医二院的产业。

从1934年5月到1952年12月,惠世护校的校址及校名历经三次变迁和更改。1952年12月18日晋江专署成功接办泉州惠世卫生技术学校,并与1951年由晋江专署创办于观东巷元妙观的晋江医士学校(现泉州医高专的另一前身)合并,改名为晋江卫生学校,校址设在原惠世卫校小城隍庙校区。

1953年8月,改名不到一年的晋江卫校又更名为晋江医士学校。1953年8月晋江专署划拨县后街马鞍山45亩土地给晋江医士学校建设新校区,于1956年建成并迁往新校区办学。

晋江医士学校经过多次变迁和更名,1974年复办后改名晋江地区卫生学校,1982年改名晋江卫生学校,1986年学校随晋江地区地改市而更名为泉州卫生学校。

经过70年的发展,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泉州卫校升格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全日制公办医学普通高等学校,并迁往安吉路新校区,县后街校区于2011年与泉州实验小学原校区置换。

巴金作品里的“小巷”原型

据泉州作家陈志泽介绍,县后街25号曾是巴金先生与好友畅谈的场所。上个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三次到泉州访友写作,与泉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时他应友人之邀,先后住在黎明高中(黎明大学旧址)和平民中学(即泉州孔庙)校园内以及县后街25号。

陈志泽说,在小说《电》《雷》《星》里,巴金不止一次描写一群群革命青年穿过小巷去秘密聚会的情景。当年巴金与鲁彦、丽尼、林憾庐及陈范予等人结为挚友,他们常常聚谈的场所,就在泉州县后街25号,这是原来的黎明高中附近的一条小巷。据考证,巴金作品里的“小巷”就是写它,每当经过这里,仿佛听到年轻巴金的声音在绿树下、屋梁间回响。

我国唯一同时供奉印度教和道教的庙宇

位于县后街尾的白耇庙,原名“白狗庙”,创建时间无考,应为明代,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洋山神),泉州人称为“毗舍爷”“白狗神”,故得“白狗庙”之名。清末居住在附近执节巷的进士林骚雅称其为“白耇庙”,“耇”有“白发老人”之意,沿用至今。这是我国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庙宇,神殿正中位置奉祀真武大帝和北郡王,因此也成为我国唯一同时供奉印度教和道教的庙宇。

1925年,住在县后街支巷彩笔巷的泉州地方史学家吴文良,发现白耇庙焚纸炉上砌着两方印度教林加派石刻,他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国古籍的记载,得出“泉州白耇庙可能是一座锡兰人兴建的印度教寺庙”结论。196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韩槐准支持这一观点,认为泉州白狗庙是印度教的狗神崇拜。

彩笔巷的吴文良、吴幼雄父子用跨越近百年的接力,搜集研究宗教石刻,完成《泉州宗教石刻》出版与增订版,为重新发现宋元泉州献出了毕生精力。

清朝和民国时期,白耇庙曾作为泉州温陵武术馆第一分馆用地。1962年,在白耇庙创办“鲤北民办小学”,后改名“泉州市新村小学”。上世纪60年代中,被用作工厂。1995年重修,按原样重塑了毗舍耶造像,并立有《泉州白狗庙重修碑记》。

3 上一篇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社区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法治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旅 游
   12版:综 合
   13版:综 合
   14版:清源·新悦读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海洋文化孕育“船头狮”
县后街:巴金曾在这里与好友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