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尽管我国今年1—5月粮食进口量同比略减,但从5月粮食进口市场的变化,也可发现国内粮食进口市场出现结构性调整的端倪。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粮食进口量为6652万吨,同比下降0.2%。其中,5月进口粮食1591万吨,同比增长0.2%。然而,在5月同比微增的进口粮食中,小麦、玉米进口量同比分别减少4%、2.9%,而同期大米、高粱进口量同比分别增加29.6%、37.8%,尤其是5月,二者同比分别增长98.7%、171.4%。此外,1—5月,大麦进口量同比下滑28.4%。
这跟全球谷物价格波动有关。布瑞克粮食谷物研究员顾剑对记者解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和地区冲突等多种因素影响,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在过去几个月持续上涨。
截至2022年5月,国际谷物价格指数达169.04,较2020年同期上涨91.59%;国际玉米价格达344.84美元/吨,较2020年同期上涨139.62%。由于小麦、玉米高价运行,抬升进口成本,导致进口量明显减少。
至于大米进口量增加,顾剑称,由于全球大米产量持续丰收,出口供应充足,大米价格相对稳定,而且进口的大米主要是碎米,基本用于饲料加工。
我国进口玉米、高粱、大麦,包括木薯,旨在满足国内饲用需求。虽然今年前5个月玉米进口量同比下降,但高粱、大麦、木薯作为玉米替代品,进口量走势却有所不同,表现为高粱和木薯增长、大麦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受包括国际局势变化在内的因素影响,粮食进口来源国也在发生变化,出现进口量的此消彼长。今年5月,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大的小麦进口来源国,同比大增138.5%。与此同时,玉米进口来源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乌克兰大幅下降,美国有所增加,中国正寻求其他产区的玉米进口。(一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