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声起,一名文人晚辈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随后镜头转向嵇康形象的木偶,只见他拿起手中的酒壶,为晚辈斟满酒,一场“神秘对话”由此展开……这是24岁的泉州人卢威鑫近期完成的作品《俩》的开头。据本报报道,在这一作品中,卢威鑫将泉州木偶戏与现代舞蹈融合,这一尝试吸引了不少关注,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泉州提线木偶戏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其在创作题材、舞台形式、木偶造型、表现技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如《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等木偶戏,不仅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更屡获文华奖等殊荣。但将提线木偶与现代舞蹈融合,让传统与现代近距离对话的尝试还是令人过目不忘,这一跨界之举也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更是非遗文化的富集区,除了提线木偶戏这一家喻户晓的传统艺术外,更有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目前,我市拥有5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居全国地级市前列。面对如此丰厚的“家底”,如何在守正中创新,让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大众的视野,更好地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并为推广城市的知名度赋能,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
相比之提线木偶戏这样生动而有意趣的非遗项目,更多非遗项目面临着的却是大众“不了解”“看不懂”的尴尬处境,更有甚者,某些地方主管部门在宣传非遗项目时对其功能定位过于单一,也使非遗项目仅留有旅游文化的价值。因此,当诸多优秀的非遗项目沦为传承人与爱好者的小众文化时,要赋予非遗文化长久的生命力,与当下生活紧密结合,并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活化演绎,才能让更多的年轻群体了解、接受和喜爱上它。
可喜的是,除了提线木偶戏与现代舞蹈的融合,我们还看到更多的跨界尝试在泉州发生。泉州本土乐队“Double明不清新偶像团体”把南音《直入花园》编入流行歌曲中,登上今年的央视网络春晚,引来网友纷纷点赞;在刚刚过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梨园戏和民间歌舞剧演员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进行沉浸式演出,带游客重温宋元泉州的辉煌历史……由此可见,通过与现代艺术的嫁接与融合,非遗文化在实现自我增值的同时,亦可达到破圈引流的良好效果。
当然,在流量至上的时代,非遗文化的活态创新也要防止走入哗众取宠的误区中。无论手段如何创新,只有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守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秉持为推广非遗文化服务这一宗旨,才能真正发挥非遗文化唤醒大众文化基因、增进文化情感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的特殊功能。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当下,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活态化、数字化、产业化、年轻化传承外,更要在尊重非遗文化内涵丰富性与功能多重性的基础上,探寻其与时代的契合点,推动非遗融入市场、融入现代生活。毋庸讳言,人民群众是非遗的创造者也是非遗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营造“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的浓厚氛围,非遗文化才能“活”在当下的同时,也“活”在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