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年少懵懂时,我特别迷恋戴望舒诗歌《雨巷》中呈现的意境。于是,我这个乡村走出来的孩子,也撑着折叠伞徘徊于老城区的里巷,希望碰见自己的真爱。当然,这样的奢望是根本不现实的。不过,在长期流连里巷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那些长短、宽窄不一的里巷。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那些暖心的烟火气,触摸到了日常生活的温度。
里巷承载着时代的印痕,没有里巷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里巷,南方也叫里弄,北方叫胡同,就是狭长的小街道,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城镇之中。浙江丽水老城区解放街、中山街、大众街附近区域分布着桂山路、酱园弄等七条小巷。在小巷里生活的人一部分是丽水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些人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另外一部分是从周边地区来丽水打拼谋生的租客。这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城市老城区现状的一个样本。2017年以来,作为“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策展人,知名摄影师傅拥军带领团队深入社区进行田野调查,与居民充分互动,指导居民自主拍摄照片和纪实短片,制作家庭手工书等,帮助小巷恢复昔日活力。
傅拥军最新出版的《七条小巷》真实记录了这一过程,并结合摄影作品和口述实录,讲述小巷人物的平凡故事,还原老城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意在留下一份既有文献价值又有人文温度的小巷档案。本书包括“小巷口述”“小巷访谈”等七部分,不单单只是一本摄影作品集,而是小巷居民深度参与的创造性成果。关于“在地艺术项目”,傅拥军认为,就是一群有点想法的人来到一个有点意思的地方,以艺术的名义搞点事情。艺术并非都是阳春白雪,它也可以下里巴人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方面,由于艺术家的介入,成都的宽窄巷子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本书的“小巷口述”部分是很有特色的,因为它呈现了小巷居民的生活状态,而我们也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鸣。譬如《网络主播“星冰乐”:我尽可能做个知心小妹妹》,就讲述了一个1999年出生的台州姑娘的故事。“星冰乐”从小经济独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与同龄人相比,她敏感又懂事,像个乖巧的邻家女孩。在访谈中,“星冰乐”谈她的家庭经历,聊网络主播的日常,觉得网上寂寞空虚的人真多。至于她的未来,“星冰乐”计划将来退出网络主播行业后,开个小店,然后结婚生子,过上平淡快乐的小日子。
傅拥军认为,小巷既是美术馆、记忆的粮仓,也是我们记忆中的老家和人际关系的载体。一群可爱的人和另外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吃了一餐饭,喝了一杯酒,说了一些话。我们从此有了关系。傅拥军最终呈现了一场专属于七条小巷的艺术展览,串起了丽水老城记忆,并在日渐疏离的小巷生命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在中国影像策展史上,“七条小巷”定会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小巷里那些看上去无足轻重的人,因为一个特殊的展览,他们的生活、命运以及记忆突然与艺术有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