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时政·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7月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以一流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
——访鲤城区委书记黄辉灿

开 栏 语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当前,泉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勇当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军。

新的起点上,如何进一步传承政企互动好传统,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探索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助力泉州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日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营商办)、泉州晚报社联合开展县(市、区)一把手谈营商环境巡回访谈活动,通过对话各县(市、区)主官,畅谈营商环境建设心得体会,谋划未来发展。

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陆续推出访谈报道。

近年来,鲤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融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一盘棋和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大局,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抓实抓细,着眼于造优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提出1个总方案、15项专项政策,全面开展“1+15”优化提升行动,以更精准的服务保障力、更强健的市场价值链、更清朗的政企生态圈护航高质量发展。2021年,鲤城区“营商环境指数”绩效考评位居全市第3,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两次位列全市第1,一次位列全市第2。

记者:围绕市里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目标,鲤城如何打通行政审批便捷直达落地“最先一公里”、解决企业办事痛点堵点“中间一公里”、政策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黄辉灿:通过实行企业服务全流程管控、政府合同监督管理,力争实现服务企业无堵点。

一是能网办的全部网办。造优信息化平台,14套信息系统实现与市汇聚共享平台数据对接,在闽政通、泉服务中设立“i鲤城”掌上服务平台,推出“掌上办”事项112项。目前,99.18%的区级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审,88.72%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开办企业时限由原先2个工作日缩减至4个小时。

二是能协调的尽数协调。将“局长走流程”活动延伸至重点项目、企业和高新园区,服务送上门。正在将区工信局、科技局的办公场所迁到江南新区直面企业,同时在新区开设企业服务审批“直通窗口”,把审批窗口“搬到”企业门口。推进60种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在不改变各地原有办理事权的基础上,打破属地管理限制,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99.34%。

三是能兑现的最快兑现。全面推广应用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兑现平台,实现惠企政策全面梳理上线、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奖补申报全程网办、审核流程精简再造、奖补资金直达兑现。截至目前,我区帮助企业获得低息贷款近2.5亿元,上架的69条惠企政策共兑现惠企资金近7000万元。特别是在政府合同方面,加强自我管理,承诺的事项说到做到,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府合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全过程监管政府合同起草、合法性审查、签署、履约等环节,2021年11月以来已审查政府合同60份,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形成政企互信、互惠双赢的法治环境。

记者:围绕“党建+”邻里中心,鲤城打算在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什么创新探索与举措?

黄辉灿:我区以建成样板式、精品化的邻里中心为目标,确定17个“党建+”邻里中心项目点,实现全区“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全覆盖,力争到三季度全部建成。同步思考“党建+”邻里中心服务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打造“三心”服务。

一是办事贴心。以“15分钟”为时间标尺,梳理社区事项“马上办”、街道事项“就近办”、区级审批事项“网上办”、便民事项“掌上办”、即办事项“自助办”5张清单,为每个邻里中心配备1台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建成6个户外无人值守24小时自助服务区,通过各邻里中心让企业、居民方便自主选择办理方式。

二是服务暖心。重点解决“家后”的照料难题,引进慈园、悦善、泰好康等第三方专业机构,结合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志愿团队等资源,依托邻里中心重点开展“一老一少”服务。在“老”方面,为老人提供养老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心理关爱等服务;在“少”方面,为18周岁以下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成长关怀、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三是生活安心。充分用好近邻议事亭、阳光议事厅、党员服务驿站等平台和载体,让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解决在萌芽。探索打造智慧+服务模式,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天网工程等载体,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让市民群众更有安全感。特别是创新开展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综合执法中心,管调度,负责任务指派和督办;梳理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点题整治事项清单;交警、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一支执法队伍,负责平台指令调查落实和末端反馈,实现综合执法工作全程闭环运行,目前已在全区所有街道推开。

记者:营商力已经成为县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鲤城如何将营商环境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具有鲤城特点的最优营商环境?

黄辉灿:我区积极融入全市战略布局,聚焦重点产业、未来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一是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利用中心城区比较优势,招引、推动“五交同源”科技研究院等发挥“集智创造”效应,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服务机构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增长20%以上。强化人才赋能,完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引才与共享模式,全区集聚了市级以上各类人才项目、计划925人次,其中国家级20人、省级79人。

二是构建有利于文旅融合的营商环境。实施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程,在全国率先建成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在全省率先建立古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理论研究基地,打造“司法护宝”品牌,完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区、缓冲区景观风貌,营造主客共享的世遗文化环境。推广、应用“海丝家族”城市IP和古城品牌标识,常态化承办“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博览会,打造集高端研讨、项目招商、文创推介、文旅消费为一体的国际盛会,持续做大“海丝古城”世界影响力。

三是构建有利于产业升级的营商环境。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以科创中心、火炬电子紫华园项目为引领,带动周边超千亩工业载体改造提升,集聚提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智能装备产业,探索形成国企引导、民企自改、合作改造相结合的“投建营”一体化发展模式。试点开展海丝泉州金融法务区建设,争取一批境内外金融机构来鲤城设立分支机构、业务总部、运营总部等,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四是构建有利于综合服务的营商环境。抓住“优质服务是最大营商环境”这个根本,实行干部“全链条”管理,重点培养一批精于企业服务、项目运作的专业型干部。创新成立“一办、一局、一中心、一集团”招商机构,登记成立社会团体组织鲤城区招商发展局,政企广泛合作,聘用企业家为招商顾问,首推11栋纳税千万楼宇“揭榜挂帅”攻坚,带动招商资源集聚,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林书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版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民声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民生
   06版:经济·资讯
   07版:台商投资区·要闻
   08版:台商投资区·综合·民生
   09版:台商投资区·经济·资讯
   10版:台商投资区·文体·副刊
   11版:地方新闻
   12版:热线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清源·刺桐红
   15版:综合新闻
   16版:要 闻
守正创新
务求实效
以一流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
激活资源力量
招引更多优质项目
启动建设
主犯获刑11年
并处罚金200万元
全市在册海洋捕捞渔船实现组织化管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