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沼婢)“黑如漆、明如镜”,对稍微有点年纪的闽南人来说,每个人的儿时几乎少不了关于那一帖黑药膏的记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夏季,长了疮生了痈,病人总喜欢找中医寻一帖黑药膏。那么这种“准非遗”闽南传统药膏是如何制成的呢?
欧阳景明出自中医世家,黑膏药传承至他手中已经是第九代了。说起这黑药膏的古法工艺,欧阳景明如数家珍:“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谓之黑膏药!”
初夏时节,欧阳景明要熬制新一批的膏药。先用药材熬制药油,再将丹粉均匀撒入药油中并用木棒顺同一个方向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化合;同时用文火继续熬制药油,油丹充分化合,生成物变为黑褐色,取少量做沉膏试验,若膏不粘手,黏度适当,表示油丹化合良好,停止熬炼。
这之后还需要在合适的阴凉处深埋膏药去除火毒;待约半个月的时间后,再取出膏药加热溶化,将研成细粉的中药细料加入搅拌均匀,待膏药软硬适中时,以竹刀挑药,摊在备好的棉布片上,即可供患者使用。这种药膏多用于治疗跌打扭伤,以及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据介绍,黑膏药讲究工序,每一步都不能马虎,这一古老制药技艺的传承,也是对闽南中医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