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清源/校园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7月15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凤凰花开的路口

编者按

又是一年毕业时,夏日躁动的空气里亦弥漫着离别的味道。寒窗数载,校园里盛满了成长的回忆与印迹。今日“校园风”特别策划,记录那一张张熟悉的脸,一天天的校园记忆,定格下青春的记忆。说好青春不散场,师恩情谊不相忘。

一个中文人的元素周期表

□陈玉琳

从文科生到中文人,听到“化学”二字,我总不免生畏而远之。但我的书架上却一直放着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是我来到大学后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它承载的亦是求学四载收获的最珍贵的勉励。

这张元素周期表的原主人是华大退休教师王毓明。初次拜访王老先生,初来乍到的我,跟着导航在校园里绕了大半圈,才找到王老师的住处。访谈即将结束的时候,王老师转身去书房里取出了三张元素周期表。师母打趣道:“这几个小姑娘都是学中文的,你怎么给她们元素周期表?”王老师笑眯眯地说:“这是最新的元素周期表,有些元素可能在你们上中学的时候还没有被发现。希望你们在大学生活中永远保持好奇,用像化学家填补化学元素一样严谨踏实的精神,对待你们的事业。”身为中文人,或许我的手上也握着这样一份“元素周期表”,而我真正能够做些什么呢?于我而言,想做“大事业”自然谈不上,但是还是想做一位“有梦想之人”。

这些年,语言学梦在大学校园落地生根。老师们提点最多的便是传统与现代不可偏废,于语言文字之海中穿梭,一路追寻失落的“元素”,勾勒一份属于中文人的“元素周期表”。或是在文字训诂的课堂中,揭开远古诗文的神秘面纱;或是在闽南地方音的呢喃中,领略方言的独特魅力;抑或是在语言信息处理实验室里,为逻辑严密的句法分析和动辄出错的代码算法而苦恼。大家常常互相调侃,“智能”没学会,只学会了“人工”。但愈是挑战,愈想迎难而上。那一个摇荡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钟摆,终是激发了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好奇。是语言学让我试着与数学和解,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数学就在生活中,而不只是那一纸试题。终于,我与数学不再是高考时“相看两厌的冤家”。

图书馆小阁楼里备考的时光,是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回忆。那时和研友一起与图书馆叔叔阿姨“斗智斗勇”,图书馆十点开始清馆,我们先转战大自习室再学一会儿,等叔叔阿姨清完小阁楼书桌上的占座资料后再偷偷溜回小阁楼,把资料放回熟悉的座位,第二天再早早来到座位前坐下,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叔叔阿姨和我们开玩笑说,怎么总是走得比他们晚,来得比他们早。图书馆的大玻璃窗外的蓝天白云足以治愈学习时的疲累,习惯了在五层书库的入口左转,习惯了空气中书香与花露水混杂的味道,习惯了从古文翻译到数学符号的一秒切换,习惯了自习结束后回寝室路上的笑语欢声。

守护梦想的道路并不轻松,全力以赴也没能拿到心仪研究所的“入场券”。那一天,我站在图书馆的门口,倏忽间看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是王毓明老先生。王老师大约已经不记得我了,但一见到他,我又想起了那张即将被我遗忘的元素周期表,那一个午后的触动重新朝我涌来。大学生活就像一张巨大的元素周期表,每一个周期的探索都免不了彷徨与迷茫,纵然道阻且长,自当行而不辍。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将语言学作为自己的升学方向,几经波折后幸运上岸。

王老师赠送的那一张元素周期表,我带回了家中,依然放在书架上。每每抬头,看到那张元素周期表,我就会想起他亲和、博爱和谨严,想起那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掸去轻尘,便可感触这一段热忱勇进的校园岁月。

(作者系华侨大学应届毕业生)

风过留香 花落梦长

□陈雪柔

七月的风再次吹过泉州,这一场持续了四年的盛大欢愉,在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中潸然落幕。无声无息,璀璨陆离。

2018年9月7日。

又一轮十八岁青年至新处,故事开始代代相传地轮回般地上演。像风亲吻过刺桐花,粘带着各花不一的芳香,待到花落人散时,还能吹进梦里的剧场,贪一晌风光。

这里的每一场风起,我都记得。

我记得清晨时分的清风拂面,乘着早八点的铃声,讲台上老师就着同学的轻论侃侃而谈,我悄悄拿出手机拍下同学睡得频频点头的侧颜,转头与同桌一起偷笑。

我记得音舞湖傍晚的微风,掠过粼粼湖光,亲吻天边晚霞。泉州的天可真美啊,或粉中带紫,或满目橙光,静心观赏,心底的焦虑与惆怅都一扫而光。

我记得五一凌晨的海风,带着点咸味与冰凉刺向眉梢,宿舍的五个人抬着疲惫的眼皮,坐在海边想要一睹日出的光彩。我们从黑夜月高等到天边破晓,从满心欢喜等到沉沉欲睡,那一天我们没有如愿看到日出,但是谁也不会忘记一整夜的蚊子、白玉般的月光与心头的悸动。

我记得走在40摄氏度大地上夏日的炎风;记得从图书馆出来时沁人的暖风;记得夜半漫步操场时带着野草味的清风;记得冬日用电动车载着舍友时呼啸而过的冷风……

这里每一场风都好似拥有情绪,吹进心头,不能久留却在我生命中留下不可替代的幽香,一丝一缕都值得收藏。

我时常想,或许在我吹的这么多次风中,也有一缕是为我而来,它带着我的思绪与气味游荡,就像我不会离开一样——我把它记在记忆里,它将我留在这片土地。

只是好可惜,以后再也吹不到这里的风了。

晚风轻骤起,花叶终殆尽。

我眯着眼站在宿舍阳台,已经不知第几百次眺望天边的落日——余晖朦胧,一如既往的美不胜收。

跟随落日一起殉葬的,是已扎根在我心里、盛放了四年的刺桐花。

七月的风再次吹过泉州,这一场持续了四年的盛大欢愉,在匆匆而逝的时光中,在反复迭起的疫情中,在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中,潸然落幕。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这四年的青春年华,这四年的梦想轻扬,我们经历过,却只能留在回忆里品尝。那只想要真正见识大海的小帆,将要脱离海浪的托护,去见识海洋的凶险与风浪,一路无阻,奔赴远方。

离愁的思绪染殇了整个夏天,但每年四时都会有好风光。我们生而为蜉蝣,寰宇之中无所追亦无所求,珍惜每一次相遇,期待下一场花开,这一段旅程已经足够老来时细细回忆,但是下一幕的故事才正准备在各自的人生中上演——这才是属于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啊。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害怕,重振行囊再赴远方,诉尽衷肠再搏一场。前方路途汤汤,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六便士与月亮。

这四年的梦与韶华,我们留到黄发之年再啐一嘴碎话,唠一方家常。

(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

云程发轫 风尘翕张

□潘 曈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辛弃疾原以鹏鸟图南、飞凰游空之境比喻意气书生赴试赶考之姿。而当我结束高考,走出校门,望见人群如河入汪洋般四散而去时,我恍然觉得这句考前我每每想起的诗更像是此刻离别的写照:我们虽放下了征战高考的笔,收起了熟如老友的书,可仍是“书剑”在握,携着三年耕耘的花与果,我们如鹏徙南冥、凤舞云霞般继续下一程远行。

“风斯在下矣,只待图南”,而助我们扶摇直上的“风”,正来自于我们走出的这片沃野,六年的光阴,让我已熟稔于这里的学习与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亲切与熟悉,我有时也忘了它于我而言是一种外在赋予的荣光,更多地把她当成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出考场的一霎,我似乎并未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狂喜雀跃,而是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就像是利剑出鞘后鞘变得空荡,疾箭离弦后弦归于松弛。我清楚地知道,我所留恋的是校园、师长与同伴们共同营造出的氛围——一种自由而又自觉,多元而又和谐的氛围,思想交锋,智慧碰撞,互学共荣,和而不同。在学习先秦诸子百家时,我便惊叹于那个时代的思想风气,而回顾在五中的这段成长历程,我又能于课堂、课间、晚自习的无数片刻中捕捉到同样思想飞扬、求索真知的绚烂光影。我同周围的伙伴们一起,投入到这种氛围中去,在奔向高考的路途中,共同创造着青春跃动的节奏,也凝聚着心灵互通的温暖。

都说“高考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我也一直期盼着高考成绩将是我高中奋斗岁月的一个圆满句点,搭载我奔赴理想的彼岸。然而当我以为黎明已至时,一层灰霾又将这憧憬和希望沉沉笼罩。冷冰冰的数字与刺眼的排名,似乎反复向我强调着这是一个失败,一个我不允许它出现在自己世界里的失败。当我无奈而羞惭地把这个失败告诉老师,将自己浸没于无边的悲哀中时,我收到了回复——“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我们不能停止脚步”。这不是心灵鸡汤,对于那一刻的我而言是能抚平内心甚至燃起希望的一束光。也许我并未彻底释怀,但当我一遍遍告诉自己这不是结束,而只是漫漫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坎时,我忽然感受到爬起身来趟过泥泞的勇气能给予我莫大的力量。

朱光潜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光芒与晦暗的交织使生活如老舍所言充满律动,“有光有影”。我开始尝试在当下的灰暗中去摸索未来的光,因为我知道我正站立于人生初行的一个路口,未来还有一程又一程等待着我去闯荡。山河远阔,长路漫漫,我和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在云程发轫之际,伸展羽翼,振翅图南。风尘翕张,有时会沾染我们的翅膀,但这始终无法阻挡我们奔赴理想、收获美景的步伐!

(作者系泉州五中高三年毕业生)

下一站

□张柔婷

凤凰花开,溢满摘果收获的喜悦,亦藏着相拥后夹笑夹泪的离别,更是一次又苦又甜的成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到站,却也期盼着下一次起航。

“铃铃铃——”当最后一场考试的铃声响起,当答题卡被收起,在收卷后的几分钟里,我的内心波涛汹涌,雀跃至极。撑着伞走过平常的路,回到班级,坐在座位上,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时光一晃而过,我在校园砖红色的墙上、在垂落天边的彩霞里,“写”下了三年的青春记忆……

记忆里最触动心弦的,恰是学校里浓浓的情——师生情。

从高一遇见清珠老师到高二选科分班后来到书虹老师带领的团队,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她们身上的责任感和“母亲式”的关爱。高中三年,难以忘记那些课后耐心的解答,那些天冷时的叮嘱、遇挫时的安慰,抑或是生日会上蛋糕的甜味,相机下不经意间一个个美好瞬间的捕捉……

还记得飞哥在语文教研组室里,在我的质检卷上写下“中庸之道”“以柔克刚”几个充满哲理的字;还记得书虹老师的“飒飒”和她藏于数学后的温柔与细腻;还有王老师常常通红的脸颊、徐姐姐的“刀子嘴豆腐心”;还想听气质大方内心可爱的竹姐“损”我,还想再问文博老师几道地理题……

确实,“在这所学校,只要你想读,就有一种所有人都在帮你的感觉”,我所遇到的他们、她们,都那么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走入高考考场时看见你们身着红衣为我们加油鼓劲,考完后,在回班级的楼梯口守候着的你们,笑靥如花。

还有友情。

“没有一条河流不是孤单地曲折着它自己的路程,正如没有一个人不是独自地在收拾自己的脚印跫音。在我们共同奔赴瀚海的过程中,感谢这一份相逢的缘,让我寂寞的沙岸因此有了历历的春景。”简嫃在《心灵之河》里如是说。班级氛围融洽,时有维C泡腾片、咖啡、茶包、豆浆粉等挤满小木筐,亦有阵阵的栀子花香、玫瑰花香……

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很幸运在校园遇到了很好的朋友,陪伴我走过高中三年的生活。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那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给我最珍惜的朋友——”我们在这凤凰花开的路口下车,短暂的相拥与祝福后又在这一路口起航,驶向不同的人生彼岸,在大学的舞台上仰望更广阔的星空,各自追求属于自己的那道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将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注入热血,在五湖四海拼搏出一道风景,却也彼此牵挂,心心相连。

愿,当青春的公交车播报“下一站,凤凰花开的路口”时,我们蓦然回首,仍是那个勇敢、善良、坚守的十七八岁的你和我。

(作者系泉州培元中学高三年毕业生)

那些人和事

□洪晨涵

曾经,“毕业”这个词离我十分遥远。可如今,毕业的日子已经到来。在我们写同学录、拍毕业照、填志愿时,离别的气息越来越浓,让我不禁有些不舍和怀念。走过的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走进教室,看着整整齐齐的课桌椅,那一个个调皮的身影仿佛出现在眼前。有一段时间,我们班掀起了扔粉笔的热潮。一下课,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收集来的粉笔头,开始“粉笔大战”,把桌子、椅子、书本拿来当挡箭牌。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左躲右闪,可还是被一发“暗箭”击中了后脑勺,他夸张地大叫一声,那如杀猪般的尖叫声把我们班同学都给逗笑了。

来到走廊,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个趴在地上,玩着弹珠的身影。一下课,同学们就会拿出自己的弹珠,冲到走廊,或趴着,或蹲着,或直接坐在地上,大家形态各异,但眼神十分专注,玩得乐此不疲。我也是一个弹弹珠的老手了,每次我的屁股撅得老高老高了,脑袋尽可能地贴近弹珠,然后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瞄准对方弹珠,手指一发力,“砰”,我的弹珠正中心,打中了对方的弹珠。“我赢了!”我快乐地从地上跳起,得意洋洋地把赢得的弹珠一把抓起,对方垂头丧气,但很快又重整旗鼓,开了一局……

走到后花园,看着泥土里的一排排脚印,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在草丛中寻找纸飞机的身影。那时班里玩起了纸飞机,上体育或劳动课时,我们就会在后花园玩起纸飞机。我们的飞机各有所长,有的像火箭一样直冲云霄,有的会像小鸟儿一样拍打着翅膀,有的像一片树叶在空中自由地飞舞……我们的老师听说后,还为我们安排了一场纸飞机大赛呢!花园里的纸飞机承载着我们满满的快乐时光,飞向远方……

毕业了,但那一道道身影,还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会带着这份不舍,把这些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里。

(作者系鲤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评论·聚合
   05版:都市·社区
   06版:都市·民生
   07版:都市·法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地方新闻/房产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清源/校园风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20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21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24版:环湾生活周刊·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凤凰花开的路口
每日佳句
凤翼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