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类疾病在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病症缓解和治愈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今年三伏长达40天,伏天在历法上有一个具体的算法,分头伏、中伏、三伏。伏天节气的特点是很炎热,气温很高同时湿度也很大。传统医学对三伏天养生的认识是基于伏天的特点。“伏”从字面上解释,它带有伏藏、潜伏的意思。一般来说,按中医的观点,是指“阴气伏藏,阳气盛”。自然环境如此,对人体的影响也是如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叶太生说,高温、高湿的环境实际上对人体阳气的调动很有帮助,在伏天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阳气不受伤,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三伏天中医养生要避开哪些误区呢?
叶太生认为,从伏天节气来讲,生活中人们容易贪凉,吹空调或者过食冷饮。三伏期间白天长、夜晚短,人的睡眠时间可能不足,甚至有时候过多熬夜。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有一些病人会误用一些寒凉制品,或是在病症不足的时候滥用中成药,这个时候也容易伤及人体的阳气。这个季节容易出现感染病例,所以还有滥用抗生素的可能性,这样也容易导致人体阳气受损,甚至诱发、隐藏一些疾病。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扶阳”的观念,在三伏天要吃羊肉,或者吃些温补制品。如果说人体的代谢功能还可以,那么就没有问题。如果说吃得太过,或者是过于追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反而是有害的。还有一个误区是有些打着“扶阳”和中医的旗号,将治疗和保养的界限模糊,导致失治误治。
在三伏天,怎样才是正确、科学的养生?叶太生表示,根据季节的特点,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昼长夜短。从中医传统养生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养阳气、保障心情愉快、克制情绪爆发,尤其是避免发怒。第二个是饮食上要清淡,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建议吃当令的食物。中医常说“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起居重要的是睡眠充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午间应该有大概半小时的午睡时间。
另外就是平时的一些保健方法。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自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采用冬病夏治的手段,包括针灸、穴位贴敷、推拿,都可以做到养生保健。
常用的冬病夏治形式是穴位贴敷,大体可分为鼻系、肺系、胃系、肾系等。针对常见的虚寒类疾病,在入伏时通过穴位贴敷的方法,借助外界的阳气治疗冬天易发的疾病。这种治疗方法有一些优势病种,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阻肺、冻疮等病症。这些病症在夏天进行处置以后,病症缓解和治愈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但是要注意,冬病夏治这种方法主要适用虚和寒这一类的病症,对湿和热这类病症是不适用的。另外,病人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等治疗。还要注意的是,在敷贴以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有些人会出现过敏,甚至会诱发一些宿疾。所以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让正规医生来进行这种治疗方式的选择和处置。
(新华网)
相关新闻
少吃冷饮 稳定情绪
可减少消化道疾病
稳定情绪
可减少消化道疾病
三伏天里我们该如何防止消化道疾病找上身?中医的建议是少吃冷饮、保持稳定情绪,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概率会大大减小。
每年的7月份至9月份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时期。因为夏季食物腐败速度明显加快,再加上我们会频繁出入空调房,或者不节制地喝冷饮,这些习惯都会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发热,甚至脱水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另外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消化道出血。受忽冷忽热的气温影响,大家胃酸的分泌会增加,特别是有的人喜欢喝冰镇啤酒,这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使原来的溃疡病复发。当溃疡深入破坏到血管的时候,就会引起消化道出血。除了不规律的饮食以外,反复熬夜玩游戏,也会造成胃溃疡复发。
除此以外,人们在空调内如果不注意腹部保暖,很有可能会出现以胃肠症状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即肠胃型感冒。
如何预防消化类疾病的产生呢?喝冷饮、吃冰西瓜,尤其在空腹或者剧烈运动以后进食冷饮。这会使原来扩张的胃肠血管发生收缩,引起胃痉挛、腹痛。这是应该避免的。尽量不要吃隔夜的熟食,冰箱内的生食和熟食要分开保存。饮食要清淡,多饮水,也要补充适量的电解质。夏季适宜静养,保持规律的生活,特别是不要熬夜。
另外,三伏天大家喜欢吃夜宵,烧烤加冰镇啤酒。烧烤里面含有苯并芘、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有致癌风险,胃炎和胃溃疡发生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冰镇啤酒进入人体内以后会引起胃肠血管的痉挛,也会加重胃肠道疾病。
此外,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锻炼,做一些有氧运动,还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因为肠道是我们的第二大脑,不良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