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持续报道了中心市区多条主干道上出现的路面破损、路面坑洼、井盖塌陷成坑等问题,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组织人员对报道中提到的坑洼路面进行修复,并针对路面、人行道、井盖、路缘石、路灯等五个方面实施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中心城区市政设施隐患。
从本报的报道可以发现,破损路面的问题的修复往往颇为及时,但破损井盖的修复,有行动快的,也有反应速度慢的。譬如中心市区少林路拐往齐云路上坡不远处有一处井盖塌陷成坑,7月17日就有市民致电反映塌陷已经持续一段时间。7月20日记者走访发现井盖严重下沉,形成10多厘米深的坑洞,且井盖周围有断裂的迹象。7月25日记者再次走访现场,塌陷井盖仍然存在。记者再次向有关部门反映,7月27日下午记者回访,该塌陷的井盖路面终于被修复,填补的水泥路面还没完全干,上面有车轮碾过的痕迹。换句话说,这个问题井盖持续至少10天时间才得以修复。
城市主干道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难免会有一些坑洞,这些坑洞的安全隐患相对可控,修复也容易一些。而一些井盖周边路面破损、井盖塌陷,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大,不仅会让行人趔趄摔跤、绊倒行驶的电动车,也有可能导致井盖脱落,发生“吞人”事故。此次我市职能部门展开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最难攻克的还是问题井盖的维护和治理。
井盖治理之所以难,主要在于井盖数量多,权属复杂。地面上的井盖涉及通讯、广电、水务、消防、电力、交通等产权单位,这就是俗话说的“九龙治水”,要实现井盖安全、平整、牢固,全面消除缺损、响动、凹凸不平、防坠网缺失等问题,就需要协调众多部门,难度不小。而各个部门的反应速度不一,或快或慢,问题井盖的处置也就有的快速有的拖拉,一拖拉就意味着风险增加。
怎么办?首先还是需要职能部门出面,对问题井盖的处理时限做出硬性要求,如若拖延不解决,就给出明确的批评惩戒措施。比如天津就规定,接到有关井盖的通知或举报后,应当在30分钟内到现场,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井盖移位、破损、丢失的,应当补设警示标志并采取措施补缺或修复;井盖移位、破损、丢失的修复时限为6小时;坍塌井盖修复时限最长不得超过3天……
如若我们对于问题井盖的修复时间做出严格限制,或许就不会出现拖延10天才修复一处塌陷井盖的情形。至于一些权属复杂、权属不清,或者处理拖拉的问题井盖,应该有负责兜底的主管部门。如最后期限前还未修复,兜底部门就该出手,先消除安全隐患,再对相关管养责任方进行追责。
而从长远来看,要根治问题井盖的种种风险,还是应该走“智能化”的路线。对井盖进行身份管理,确认各个井盖的部门归属,为其编号,纳入智能城市管理系统。有了编号信息,行人一旦发现井盖出现问题,就可立即上报给对应的管理部门,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缩短养护处置时间,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城市管理千头万绪,难免会有各种小纰漏。有纰漏不可怕,只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立刻响应、及时修复,就能赢得市民的支持和信任。我们期待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能够全面排查并处置中心城区市政设施隐患,更好地守护老百姓“脚底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