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是夯实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鲤城区根据有利党群共治、方便服务群众原则,以1公里为服务半径,在全区范围内确定17个“党建+”邻里中心项目点,按照“1+6+X”模式,坚持党建引领,聚力完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6项优质服务功能,并因地制宜丰富拓展群众所需所盼的其他功能,力争实现“15分钟生活服务圈”全覆盖。
高标部署
拓党建引领“深度”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今年以来,鲤城区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转,将“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列为“书记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专项跟进落实,着力打造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
近日,鲤城区委、区政协开展“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活动,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调研、建言资政,推动各级各相关部门明方向、抓推进、促落实,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工作。此前,《鲤城区关于全面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实施方案》已正式出台,作为全区指导性文件,最大限度汇聚各职能部门服务资源、服务力量,实现邻里中心“吹哨”、相关部门“报到”。同时,该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穿透式组织体系,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推行“两长一员”、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服务等制度,发挥邻里中心阵地作用,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基层最前沿、最深处,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接下来,鲤城区将按照“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服务集成”的总体要求,全力统筹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依托邻里中心持续造浓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氛围,力争“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有更大进步”。
高质建设
增服务群众“温度”
“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旨在更好为群众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鲤城区持续完善中心标准化服务功能,并因地制宜,引入区域特色服务事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元需求,提升其幸福感、满意度。
一方面,深化“六有”功能,实现“一心多用”。
鲤城区突出资源整合、功能提升,落细落实“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邻里中心“六有”功能。
在强化“事有所办”服务中,该区软硬环境同步推进,设立24小时便民服务自助终端机,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全面推行错时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全程代办等服务机制。同时,按照“一室多用”原则,设立“两代表一委员”、纪检监察、法检、调解员等多功能工作室,施行部门轮值使用制度,开展联系群众、政策宣讲、议事协商等服务,并根据群众需求,提供就业创业、企业营商等咨询。
此外,面对备受关注的养老问题,鲤城区依托邻里中心建设,立足“老有所养”功能,加大资金政策支持,通过改扩建方式,推动坂头、东升、新峰等5个社区建设“长者食堂”,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同时,以金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为试点,启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将打造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基层养老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注重量体裁衣,凸显鲤城特色。
鲤城区在确保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社区实际,拓展群众所需所盼的其他功能,创建鲤城特色的“党建+”邻里中心品牌。
在推进邻里中心建设过程中,鲤城区金山、新峰、侨光、新春等邻里中心利用辖区人文资源,融入“非遗”“世遗”“古城”“侨文化”等鲤城独特元素,成立世遗人家生活馆、“城南记忆”文化展馆、非遗小屋等闽南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平台,为居民提供文化体验场所,传播非遗文化;高新园区、仙塘、新塘、幸福、石崎、霞洲等邻里中心则立足企业聚集、产业集中等特点,聚焦企业需求,围绕金融、科技、人才等开展特色服务项目;促进、锦美、滨江、延陵、笋浯、东升等邻里中心,借助周边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体育公园、蔬菜基地等资源,精准对接周边居民需求,拓展邻里中心民生服务功能。
今后,鲤城区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推动“党建+”邻里中心物理空间融合、工作力量融合、服务资源融合、信息数据融合,全面为群众开展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发挥基层治理最大效能,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张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