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啤酒、毛豆、可乐、小龙虾……这些已经成为很多人高温天的“标配”。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王洋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这些所谓惬意的“标配”,有可能是颗“雷”,随时可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痛风在高温天气发作更频繁,这与人们的错误起居饮食观念有关。
误区一:远离“啤酒+海鲜”即可。很多人都知道,海鲜、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因此会控制摄入量。其实,不少植物性食物也含有高嘌呤,比如黄豆、绿豆、毛豆、蚕豆等。如果长期过多以单一的豆制品为食,再配点酒,尿酸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步增高,痛风发作概率更高。另外,根据《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植物性高嘌呤食物排名第一的是干紫菜,嘌呤含量高达4153.4mg/kg,甚至比一些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都要高。
误区二:喝果汁替代开水来解暑。果汁中含有大量的果糖。研究发现,果糖的代谢和葡萄糖不同,摄入果糖不仅不会产生饱腹感,反而会增加食欲;果糖在体内分解会直接产生尿酸,增加内源性尿酸的来源。最后,果糖代谢不仅会增加尿酸的生成,还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加重体内尿酸升高。痛风的人群,除了少喝、不喝果汁,还要避免其他富含果糖的食物。比如,蜂蜜、奶茶、果脯蜜饯、各种含糖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咖啡、苏打水)等。
误区三 :痛风患者不需要考虑空调温度。夏季,若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或身体离出风口距离过近,易诱发痛风。因为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易析出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夏季应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避免对着出风口吹冷风;空调房温度尽量保持在26℃以上;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从空调房出来时最好提前半小时关空调。
误区四:发作时迅速降尿酸。痛风发作时疼痛剧烈,一部分患者自行购买降尿酸药物,想快速把尿酸降下来以缓解疼痛。也有些患者擅自将降尿酸药物剂量加大,甚至几种药物一起用,全力对付高尿酸,没想到关节肿痛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事实上,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建议临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尿酸并不是降得越快越好。因为如果尿酸突然下降,一方面会使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另一方面会使血尿酸在关节腔内沉积,从而加重疼痛。急性期应以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为主,待症状完全缓解7—10天后再逐步开启降尿酸药物治疗,以小剂量逐步平稳降低尿酸水平为宜。
误区五:痛风不痛就可以停药。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需长期坚持,擅自停药会引起尿酸水平快速升高,诱发痛风发作。痛风患者应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遵医嘱调整降尿酸药剂量。
误区六:运动量越大越好。为了更利于尿酸排出,有些患者会加大日常运动量,认为出汗越多排出的尿酸就越多。实际上这个做法也不正确,因为痛风患者并不适合剧烈运动,这样会导致身体负担加重。汗液大量排出时,尿液就会出现“浓缩”现象,这样反而不利于尿酸的排出。
□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