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清源·刺桐红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8月20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天生我材必有用
□郭培明
工艺水平精益求精的材鬓故宅 (张九强 摄)

一百年前的世纪之交,八国联军侵华,清廷丧权辱国。当时在国史馆任职的泉州晋江人吴鲁,“困处都城,闻见之间,有足哀者”。于是,成诗数十首,为《百哀诗》两卷。“强胡十国联军来,阵云黑压黄金台。”“八旗弱旅争逃溃,无复悲笳越石吹。”吴鲁为清代福建最后一位状元,他愤时感事,哀民生之多艰,抒爱国之情怀。

此时,远离政治中心的他的老家,人多地少,连年粮荒。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泉州,早已没有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寂静的码头上偶尔有几个讨小海的渔民走过,哼着几句变调的南音。这一天,在九十九溪摸点小鱼虾改善清贫日子的庄材鬓,突然被远处晋江入海口的一片帆影打动了。“下南洋!”他的脑子里蹦出藏了很久的三个字。生活多艰,穷则思变,在他的五店市邻居中,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亲人冒险去了南洋。听说吕宋、槟榔屿、马六甲、淡马锡、泗水,这些异国他乡的港城,到处充斥着晋江乡音。庄材鬓想,自己已经二十四五岁了,再不拼就没有机会了。何况,在晋江人的眼中,你努力了,即使是输了,一点也不丢脸。把生命交给汪洋中的一条船,如果说这是晋江人的赌性,那他们赌的就是美好的未来。

菲律宾群岛,西班牙殖民地,洋场马尼拉。庄材鬓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对他关上了一扇机会的大门,而他认定天生我材必有用,偏要用勤劳的双手去打开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挖掘其中的宝藏。敢创,敢闯,敢为天下先,是世代晋江人凝结的拼搏血性与精神气质。没日没夜的苦力,并不妨碍他的观察与思考。他习惯安静,也许沉默是金,他特别精于心算,天天搬运的这些货物,扣掉各种成本,老板赚了几分几厘,他都清清楚楚。94岁的庄材鬓小女儿庄纯仪至今记得,父亲的算盘运算,用今天的词汇表达,那就像是电脑一样精准。做生意,亲兄弟,明白账。庄材鬓坚持一个原则,不该得的,一分不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明白账,他的合作伙伴充分信任他,因为“材鬓”这个名字,等同于“诚信”两字。

庄材鬓做的买卖都是小商品,起初是菜市小贩用的刀具,逐渐地延及进出口贸易及味精、罐头、色纸等各种生活用品。这些东西经销商多,竞争大,利润微薄。他善于另辟蹊径,比如找到更便宜的制造商,向制造商建议设计更实用、更好看的款式。利润低可以薄利多销,积沙成塔,他看重的是,商人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为商人提供机会,市场上商品的畅销程度,反馈到制造商手里,又成了调节产量、提升质量的动力。一个杰出的经销商,往往带动上下游商家,形成产业链和运输链,共同打造更大的消费市场。

在庄材鬓站稳脚跟之后,四个弟弟庄材叠、庄材齿、庄材木、庄材楚陆续来到了菲律宾。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他的带领与指教下,五个人创办了“泉发”“泉成“泉泰”三家商行,大家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各司其职,按绩取酬,遇到意见不一时,由他出面拍板作断。生意越做越大,在马尼拉,他成了华人商圈的知名人士。就在外人以为他必定落地生根之时,他作出了人生的又一个重大决定:“回国定居。”最后一次走在王彬街头,他把脚步放得很慢,在这里挥洒过无数汗水,也是在这里出人头地,许多老友早把异乡当故乡了,但是他不能忘记那一抹乡愁,随着年龄的增加,回到晋江的愿望也与日俱增。

背井离乡,异域打拼,忍辱负重,冷暖自知。庄材鬓无法忘记早年的一段记忆:他父亲开了家包子店,小本生意难做,有次要向大富人家借五斤红糖,一连走了好几家都没有借到,原来人家担心他还不起。庄材鬓的事业成功后,周围的人夸赞,而他自己清醒,钱如潮水,能涨也能退,必须让钱有个去处,最好的去处是留在生他养他的晋江老家。

他起大厝,选址于青阳山的坡地,占地800平方米,坐东看西,样式是三开间二落带后轩及双面护厝,硬山式顶,飞檐翘角,穿斗式兼梁架式木构架。不走当时流行的番仔楼路线,红砖红瓦渲染主色,白石青石勾勒线条,圆木方木支撑结构,气势恢宏,中规中矩。正面墙壁红砖均刻有图案及文字,烧制过程相当复杂。双塌寿大门两侧有泉州知名文化人曾遒书法作品,大门上的联句是:“松柏栋梁欢喜紧固,麟凤堂室福䘵光明。”“经读南华绵德泽,宾传御墨衍簪缨。”寓意读书耕田,期望道德传家。大厝总共有25间房,建筑设计上,庄材鬓自有他的独特慧眼。他在石埕外围另建一列五间埕头间,分作五个家庭的厨房,既做到兄弟不分大小,待遇一致,又做到做饭时油烟不致影响到起居生活区。主体建筑物上装饰有相当数量的各种雕刻,这些精美超群的工艺作品都是惠安工匠心血的结晶。据说为了达到当地最高水准,庄材鬓让几组师傅同场竞技,胜者嘉奖。不管是石雕、木雕,还是堆灰,瓷塑、彩绘,大小构件精雕细琢、工艺水平精益求精。庄致平、庄火龙、庄志勇、庄铭群等几位庄材鬓兄弟的后人都曾在这幢大厝里生活过,深井、走廊、大埕、巷道,都留下过他们玩耍嬉闹的笑声。他们说小时候看到的雕塑才叫精美绝伦,有些木雕构件年久失修,有的被人偷走了,后来补上的花窗缺少原件的技艺与韵味。1926年竣工的这幢泉州南门外特别显眼的兄弟大厝,还以立面色泽鲜艳、充满异国情调的四堵西班牙瓷砖闻名,其精湛的工艺,广东、浙江等地的陶瓷大厂至今无法仿制。磁灶陶瓷行业复兴初期,不少老板带着技术人员直接来到现场研讨,可以说,对晋江外墙砖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与借鉴作用。

二十世纪初,随着闽南人在菲律宾数量的剧增,各种华人公会与慈善、教育、商务组织纷纷成立,善举公所、崇仁医院先后诞生。泉州一些开明人士提出“经世致用”、开办新式教育。另一方面,华侨带回海外的商业意识和文化科技信息,从经商理念到兴学模式、建宅技艺等全方位体现异质文化在本土的折射,推动了泉州形成新一波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在庄材鬓的奔走和组织下,家族书塾华丽转身为新式教育的希信小学。众望所归,他被推举为马尼拉、晋江两地希信学校董事会董事长。说起往事,庄纯仪老人回忆,父亲最疼爱她。51岁的庄材鬓回到晋江定居那年,庄纯仪才6岁,每天送她入学读书成了父亲的分内工作。他去接孩子时总带着点心,让小纯仪吃了才回家。小纯仪怕同学笑她,还发了几次脾气,父亲才改为带瓶茶水。庄材鬓热心公益,最突出的还是利用个人威望,助推邻里和谐相处,三乡五里出现民间纠纷,常请他出面主持公道,事情往往迎刃而解。和为贵,和气生财,他深信晋江商人的成功与这些信条关系很大。乡绅,是他晚年生活最得意的一个虚衔。

庄材鬓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据庄纯仪介绍,大兄庄杰贝、二兄庄杰富因身体原因均逝于壮年,三兄庄清秀承接父亲生意,事业发扬光大,不但传承进出口贸易,还办有大型味精厂等企业。而更新的一代庄氏后人,则在东南亚、欧美开枝散叶,从事的多是经商以外的工程师、医生等职业。也许是理念上的趋同,庄材鬓和当地另一位乡绅吴钟善成了亲家。吴钟善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吴鲁。吴钟善“方在襁褓,便与皮鞭丝帆影缔胜缘矣”。随侍父亲,游历四方,满腹经纶,见多识广。吴鲁病故后,吴钟善传播父亲的新学思想,与吴增、黄抟扶等文化人一起,成为推动泉州新式教育的始作俑者。吴钟善的女儿吴毓珩嫁给庄家三公子庄清秀,成了五店市的一段坊间佳话。因是名门闺秀,五店市的厝边都尊称她“小姐”,以致无人能够说出她的真实名字。知书达理的“小姐”,嫁到庄家后一点也不娇气,每逢回钱头村娘家探亲,吴毓珩总要带上小姑子庄纯仪一起坐上轿子。庄纯仪特别感念的是,父亲63岁那年病逝,三兄庄清秀一家自菲律宾返乡料理后事,临走前决定让三嫂吴毓珩留下照顾母亲。又过了6年,母亲逝世后,嫂子才回到菲律宾与家人团聚。

“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德性者,言性之可贵,与言性善,其实一也。性之德者,言性之所有也。”曾遒为兄弟大厝所书程朱理学名句,被庄材鬓视为体信达顺之道。在庄纯仪老人的眼中,家族的荣耀如同过眼烟云,父亲生前更看重的是敢为人先、勇于拼搏、重义疏财、忠孝传家。这些精神流淌到当代商人身上,再次熠熠生辉,汇注入世人瞩目的“晋江经验”之中。庄材鬓一生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查阅当地文献,竟难见点滴记载。这位侨界低调富豪,把一生最奢华的心血杰作,留给了青阳五店市,写在了故乡的大地上。

(作者系泉州晚报社原副总编辑,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泉州市文联兼职副主席)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弘扬“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3版:弘扬“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4版:都市·民生
   05版:经济·资讯
   06版:清源·刺桐红
   07版:综合新闻
   08版:看天下
天生我材必有用
道边松,千古万古摇清风
每日佳句
割 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