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经济·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8月22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金融力量如何支援稳增长下半场?
多位专家表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能,更好支持经济稳定发展

本报讯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势要起而不可落,稳增长下半场需要更有力支援。多位专家在20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夏季峰会上表示,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能,更好支持经济稳定发展。

实体经济

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合计新增4945亿元,亦较去年同期偏弱,引起市场关注。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分析称,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缺少投资渠道,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市场预期转弱影响投资消费意愿等挑战。央行此前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处于20年来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从央行二季度银行家调研问卷可以看出,各行业及各类型企业贷款需求均有下降。银行部门面临“资产荒”,与目前社会融资结构的表现是相匹配的。

对此,尚福林提出,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科创企业,更好地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

此外,当前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更加突出,此类企业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影响着居民消费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支持小微企业渡过眼前困难,才能稳住就业,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尚福林说。

居民消费

精准覆盖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居民消费意愿有待提升,确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之一。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要警惕消费(恢复)滞后可能拖累经济稳定增长。”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建议,精准覆盖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以促进社会消费稳定增长。

王兆星表示,中国有约3亿人新市民群体,他们刚融入城市工作生活,在住房、创业、医疗、养老方面需求很大,但短期收入水平有限。可考虑为其适当增加消费信贷、住房按揭贷款、房租贷款以及创业贷款,短期有利于激发大量有效消费需求,支持稳定经济大盘,中长期也有利于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为经济结构转型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扩大金融产品服务和供给,优化基础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稳定感,增强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王兆星说。

资本市场

健康发展才能激发投资

央行原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则关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激发企业和民间投资。在她看来,资本市场可以替代房地产市场,成为我国居民长期投资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

胡晓炼说,我国是世界储蓄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居民资产投入房地产市场,其中相当一部分超出自身实际居住需要,这是资源的浪费。要把丰沛的储蓄调动起来、运用好,投入资本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投资来源。

胡晓炼同时提醒,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长期看不取决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而是取决于资本市场是否公开、公平、公正。资本市场允许企业失败,但不能允许欺诈作假,投资机构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操守,勤勉尽责,监管机构做到“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中新)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观点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法治
   06版:经济·资讯
   07版:经济·财富
   08版:经济·智汇
   09版:热线新闻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教 育
   13版:清源·刺桐红
   14版:文 体
   15版:军 事
   16版:看天下
金融力量如何支援稳增长下半场?
我国将建立全国及地方
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百强企业总市值
超16万亿元
应用不断拓展 产业持续创新
网民规模已超10亿
净值型理财产品
占比超95%
星空导游成新兴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