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校准、寻星、调焦……天文望远镜在29岁的农民邱海涛手中,是新颖的“生产工具”。在多云的夜空下,他展现出绝佳的“专业素质”:在云层缝隙中迅速找到“稍纵即逝”的星星,并说出其名字或所在星座。他的表现引来游客们的称赞。
近一年以来,邱海涛作为“星空导游”为游客提供观星指导服务。他可以熟练地调试设备,还会讲述每颗星星的故事。根据每次讲解时间的长短,他可以获得不同额度的报酬。
对他来说,这份在农闲时的工作,收入已与种田相当。“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加上露营和自驾游的火爆,来观星的游客数量也是不断增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代表“诗与远方”的长途旅游存在不确定因素,市民开始热衷露营等短途旅行。星空、河流、草地、森林等户外活动蕴含巨大商机。
邱海涛居住在吉林省吉林市下辖的桦甸市横道河子乡,露营的兴起已惠及他的家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747.5亿元,同比增长62.5%;带动市场规模为3812.3亿元,同比增长58.5%。由此诞生的大量“追星族”,也催生了很多像邱海涛一样的“星空导游”。
吉林市“星文化”浓郁,我国唯一的公立陨石博物馆——吉林市博物馆收藏着1770千克的“吉林一号”陨石,还有部分来自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千枚陨石标本。邱海涛农闲时打工的度假村由此看到商机,决定投资建设紫微星天文馆。
天文馆投资人郎立梅介绍,天文馆试运行一年来已接待了3000多人次,来自周边城市的很多游客已成为“铁粉”。“(游客)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观星会从21点持续到次日凌晨。”
按照天文馆的计划,邱海涛正在培训其余十多名星空导游。他作为资深天文爱好者,会让新人迅速成长。
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北大湖度假区作为世界级知名雪场,夏季运营也将目光投向了“星经济”。
“我们办了多场露营活动,让我们在疫情后迅速恢复。”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市场营销负责人黄钟锐说,为了引导游客享受夜空,工作人员会指导他们如何观星。“有的游客是比较专业的星友,我们会协助他们架好望远镜。”
从事摄影设备销售的邹强发现,天文望远镜已是部分露营爱好者的必备装备之一。由此他与多家户外装备商店联合做起营销活动。
“我实际上算是‘半个’星空导游,我会给刚入门的客户群体做讲座,如果他们有需求,我也可以陪他们出行。”他说。
在邹强看来,使用天文望远镜,掌握天文知识有一定门槛,这对露营商家来说更是个新商机。(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