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环湾生活周刊·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9月9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秋冻”因人而异,体质虚弱者应及时增减衣物;多吃生津润燥的食物,注意补水,预防秋燥;适时适度运动,提高抗寒抗病能力;保持心情舒畅,有利肺部保养
白露天渐凉 调整“养生经”
保持愉悦的心情,常笑可养肺。
适当的户外运动可提高机体抗寒抗病能力
冰糖雪梨可养阴润肺
预防秋燥要多喝水
体质虚弱的人,需及时增减衣物
早起有利清肃肺气

前天开始,节气进入白露。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此时昼夜温差变大,入夜后的秋风开始吹来阵阵凉意,这些从最近泉州地区的气候变化就可感受得到。冷暖变化较快,加上初秋燥令当时,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腹泻等疾病,尤其对体弱虚寒者来说,如果没有及时增减衣物,过食寒凉损伤脾胃阳气,则更容易诱发疾病或加重旧疾。记者就此采访老中医,详解如何顺应节令变化,调整穿衣、作息、起居、饮食、情绪、运动等内容。

□本报记者 许文龙/文 CFP/图

体质虚弱慎“秋冻”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季节令,此时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天气开始逐渐转凉,白天中午阳光充足,气温仍较高,等傍晚太阳下山后,气温便会快速下降,晚上空气中的水汽会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枝叶或花瓣上,呈现透明微白的颜色,尤其经过第二天早上晨光照射后更加晶莹剔透,因而得“白露”美名。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张振辉介绍,依据常识,天冷就要多穿衣。不过自古流传着“春捂秋冻”的养生要诀,此时即便气候逐渐转凉,许多人仍会选择延迟加衣,适当地“冻一冻”。在南方,白露时节仍处在夏秋转换之间,此时气温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这时候要适当“秋冻”,慢慢加衣服,让人体对气候的下跌有个适应的过程。这样有助于锻炼身体应对冷空气的能力,提高御寒能力。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是否“秋冻”要因人而异。特别是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寒腿的老年人,或者是体质虚寒、痛经严重的女性以及糖尿病人,不建议尝试“秋冻”。因为这样容易加重身体不适,不利于身体的恢复。这类人群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应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及时地增减衣物。

保证津液防秋燥

中医学认为,五脏与天气相适应,五脏功能的强弱虚实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秋季五行属金,对应肺。肺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开窍在鼻,主皮毛。白露节气后,气候开始慢慢进入典型的秋季,明显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洪如龙指出,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秋燥伤肺则咳,此时哮喘、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比较容易发生或加重。“防燥邪首先要注意补水。”他说,充足的水分可以减少体内的燥热,保持呼吸道湿度,促进肠胃蠕动,减少毒素堆积。

饮水要有一定的技巧,不宜一次大量快速地饮水,要缓慢多次少饮。最好在清晨锻炼之前、晚上睡觉之前各饮200毫升,白天两餐之间可饮800毫升左右,小口慢慢喝,喝水的时候不要太急,这样身体才能更好地吸收水分。

燥易伤阴,多食养阴食物,芝麻、蜂蜜、梨、葡萄、莲子、银耳等食物都有养阴生津的功效,平时可以多喝些冰糖银耳汤、冰糖雪梨、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帮助养阴润肺。水果中效果最好的是梨,梨有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对热病津伤、心烦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同时,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辛辣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早睡早起清肺气

白露过后,作息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即可以“收敛肺气”,又可以“使志安宁”,早起可以“使肺气清”。

“不论哪个季节,都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和睡眠的质量。”张振辉建议,良好的睡眠有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古人强调子午觉,即每日子时、午时睡觉。子午之时,阴阳交接,盛极而衰,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此时睡觉,以待气血恢复,阴阳平衡。

白露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更冷,因此晚上睡觉不可贪凉,要适度关窗,避免风邪诱发伤风感冒。最好能换上长衣长裤入睡,或将薄棉被备在床头,以免半夜被冷到,寒邪侵袭伤身。此外,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朋友,季节变化容易让症状出现或加重,所以一定注重头面部的防护,遇到大风天时可以根据情况佩戴口罩、防风镜等防护装备。

适度运动提正气

洪如龙介绍,运动是防秋燥的好方法,可以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过渡到秋凉,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白露后早晚变得更加凉爽,宜人的气候也是锻炼的好时节。可以做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

在室内可平卧床上进行腹式呼吸,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30次,缓缓进行,有助于锻炼肺部的生理功能。在户外可以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正气操等,或选择爬山、慢跑、散步、打球等慢运动,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加肺活量,提升正气。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时有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导致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就可以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锻炼时如果出汗较多,应适当补充淡盐水,有条件的可以喝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还能加速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常笑宣肺莫悲秋

白露时节还需注意调节情志。古人早就有悲秋的说法,秋风、秋雨、落叶,常给人一股肃杀之气,尤其是天气突变时,令人生愁。故秋季要避免悲伤情绪,让自己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乐观愉快。经常发脾气,只会加重身体内的燥火,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建议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去分散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也学着合理有序地安排生活和工作,帮助自己更好度过季节变换的不适。

张振辉指出,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用现代医学角度看,人在笑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吸收更多的氧气,随着血液的运行输送到身体的每个细胞,同时可以清理呼吸道,让呼吸保持通畅,笑是一种既轻松,又便宜的养肺方法。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本期医学指导

洪如龙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崇尚“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治病求于自然”理念,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贫血、虚劳、结肠炎、郁症、失眠等慢性疾病和调理脏腑功能。

张振辉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曾任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理事、世界传统医学研究会国际委员,擅长治疗红斑狼疮、皮肌炎、白塞氏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版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评论·聚合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社区
   07版:都市·社区
   08版:09 专 版
   10版:经济·资讯
   11版:经济·产业
   12版:经济·财富
   13版:金融/地方新闻
   14版:地方新闻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番客楼里的桥心
   20版:环湾生活周刊·养生
   21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2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闽人智慧)
   23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白露天渐凉 调整“养生经”
老来“小忙” 不亦乐乎